活動鏈接:2013年控制網技術專題---中國工業迎來機器人時代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儀征分公司正式建成投產,作為上海大眾的首家標準化工廠,生產效率高, 每分鐘能產一臺車,在焊裝車間,自動化程度高達47%,在油漆車間自動化率85% 。
據悉,在汽車生產線上的工人并不太多,許多工序都由機器人操作。
在沖壓車間,兩條目前國內汽車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高速沖壓生產線,提供了更好成型性及更高質量的汽車表面覆蓋件,車身鈑金在沖壓成型的時候就能擁有高精度的車身曲線與曲面。
全新的整體車身在焊裝車間完成,車間擁有386臺機器人,高效運用于點焊、激光焊、單面焊等加工工藝,自動化程度高達47%。
涂裝車間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車間之一,參觀這個車間只能透過玻璃窗看機械臂忙來忙去。車間采用了無中涂水性漆涂裝工,藝和電泳第四代RoDip技術,配有123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高達85%。
在噴涂線上,開關車門、車身擦凈等一些看似簡單但要求走位很準確的工作都由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來完成,而使用機器人噴涂車身內表面的車間現在非常少見。
出廠把關嚴 出廠要通過18道檢測
汽車在完成裝備后,就會進入檢測區,在這里汽車將通過18道工位的嚴格檢測,確認無任何問題后,才能正式下線。
四輪定位依靠的是紅外線測量。在轉轂臺,汽車要在120公里時速下完成各種功能測驗。一小時路試,要通行9種模擬不同路況的檢測。
在“雨淋系統”,記者看到,汽車進入一個封閉的通道,通道中將模擬大暴雨的天氣對車輛進行雨淋,以此來測試汽車的封密和隔音性能。
對質量的要求表現在一切對細節的完美追求中。據總裝車間的負責人介紹,新車在總裝車間只有報廢沒有維修。在裝配過程中偶爾會發現一些零部件或者是總成有一些瑕疵,這些有瑕疵的總成也許很容易修,但是絕對不修,在總裝車間直接報廢,然后追溯到它的生產部門,找到問題根源,從根本上保證汽車質量。
更加人性化 生產線人機合一
“儀征分公司最大的亮點就是節能環保。”講解員介紹,工廠專門設立了能源中心,是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標準化工廠。
據了解,儀征工廠采用大眾集團全球標準工廠布局,人流、零部件物流、生產物流、產品車間物流四流獨立,分布合理高效,各質量控制點相對集中,并大量采用綠色環保節能技術與產品,工廠整體耗能較同規模汽車工廠節約10%左右。
總裝車間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拉動式物流供貨模式,現場使用全程全高度自由升降式整車吊架和模塊化的精益生產裝配模式,大幅降低了設備投入和工人的勞動強度。
這就是說,汽車流水線不僅可以水平方向移動,還可以根據工人的身高自動調整工位的高度。
“比如,安裝底盤一顆螺絲,無論你是1米8身高,還是1米5身高,它都會自動調節到適合你操作的高度,而不要像傳統的流水線,工人需要趴到地面上去安裝。”
現場員工告訴記者,“這樣工作時不僅十分舒服、操作便捷,而且精準度更高。”
讓設備圍繞人轉,生產線人機合一的設計,體現出人性化最先進的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