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印刷業的發展而言,眼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企業“大而不強、小而不精”?是需要建設專業園區,“把產業園作為突破瓶頸的手段”?既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在印刷總量不斷向上遞增的今天,國內的印刷企業確實是“大而不強、小而不精”,在差異化發展上做得很不夠,屬于自己的創造性的東西還很少,但這僅是反映在表面的現象,根源是科研上的投入有限,習慣于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印刷業的專業研究機構已經多年沒有拿出什么像樣的成果。
說“不是”,是因為這一問題絕非建設園區所能解決。改革開放30多年來,始以某某產業為目標雄心勃勃、繼因為事與愿違不得不偃旗息鼓的案例又何其之多。我們還是過多地看重了“量”,而對“質”重視得不夠,這樣基礎就不扎實,現在是到了加以糾正的時候了。
至于現在行業熱議的數字印刷,應該說數字化印刷與印刷數字化是代表著行業的發展方向,政府也力推了數年,在各地建設了好幾處國家級的數字出版園區,但迄今為止,數字印刷在整個印刷中所占比重依然較低,原因在哪里?是企業家的認識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不是!根源還是在于缺乏核心技術。
目前,無論是設備還是耗材,基本依靠進口,價格偏高,在使用量最大的個性化出版領域沒有實質性的突破與使用。如果內容供應商、渠道供應商和生產商三者間的關系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界定,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里數字印刷、網絡印刷可能依然不會有質的突破。應該抓住影響數字技術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的關節點加以攻關。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問題總是最先從基層開始,在形成氣候以后漸漸地為上層所感知。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后,伴隨著出口遲滯,勞動力成本與原輔材料成本的持續上升,中小印刷企業所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業務不足、資金短缺、員工流動性加大……在基層已經感覺到問題多多、企業舉步維艱之時,企業更希望從國家層面、從政府管理部門那里獲得雪中送炭的幫助,能較早地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