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會議室,業務科室成員齊聚,空氣繃得有點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份共8頁的A4紙上。
這8頁紙,名為2009年上海產業發展規劃(下稱產業規劃),將于近日過會出臺,雖然不厚但分量很重:2008年底至明年一季度短短三個月多內,上海市將重拳推出500項總額達10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急救單”;此外,上海市還將著力推動另外一個1000億元規模的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2007年,工業占據上海經濟半壁江山(46%)。但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產值增長率為3.8%,增幅同比回落11.5%;前十個月的工業投資為1094億元,增長-1%,遠遠低于同期全國30%的增速。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前所長張漢亞研究員表示:工業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的比例相當大,這是我國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內在需要。盡管公路,鐵路,房地產都計入三產,而二產仍舊占40%左右的規模,“依靠工業投資拉動,對刺激當下經濟形勢尤為關鍵。”
11月21日至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陪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考察浙江、上海,上海一站,則以考察工業和大型國企為主,并強調“振興產業規劃”。隨即工業和信息化部兩位副部長奚國華、苗圩先后造訪上海,督戰工業經濟振興,并在上海率先試點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
“作為經濟‘首都’,上海工業保住了,對穩定全國經濟大局至關重要。”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如此為本報解讀。
“上海隊”沖刺
12月10日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增加”。而上海社科院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維表示,本輪經濟危機下,正處轉型期的上海工業表現尤為“慘烈”。
前10個月,上海固定資產投資“三駕馬車”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312億,增長15.1%,房地產開發投資1123億,增長3.6%;惟獨工業投資呈現-1%的增長,1094億的投資,離全年1400億的任務尚有一段差距。
不僅如此,國家統計局公布,在前10個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二產業50759億元,同比增長30%,遠遠高于上海的-1%。
對此,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一位人士表示,上海的工業投資主體原本有四支隊伍:在上海的100多家央企組成國家隊、上海本土國企組成的上海隊、另有外資隊與民資隊。
但經濟危機下,“只有國家隊和上海隊還基本活躍著”。上述人士表示,上海政府采取一切可以動用和行之有效的舉措,也只能靠國家隊和上海隊“救場”了。
11月,在與區縣領導座談時上海市長韓正表示,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必須用特殊辦法與舉措抓推進、抓落實。要突出重點,在保證全市重大工程建設、確保產業項目落地。韓正認為,哪里有瓶頸,就要集中力量突;哪個環節打不通,就要集中力量攻克。
于是,“上海隊”開始沖刺,2008年最后兩個月,上海工業投資進行了年底大沖刺。11月20日,嘉定工業區52個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啟動儀式舉行。總投資近96億元人民幣,預計將在2010年前投產。翌日,寶山工業園開工建設總投資123億元的52個項目動工。11月30日,金山區舉行制造業集中開工儀式,28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另外20個項目也將陸續啟動。據預計,這48個項目投資總額將超過120億元。外加南匯、青浦等區一批產業投資項目的集中開工,上海經信委人士透露,今年完成1400億的工業投資規模基本保住了,燃眉之急得以緩解。
但“未來一段時間形勢可能更為嚴峻”,上海經濟信息委員會人士透露,因為“明年一季度是上海工業最危急時刻,受元旦春節假期沖擊,1月工業總產值不排除出現零增長可能。”
工信部上海首試“兩化融合”
上海是全國經濟橋頭堡,情勢是如此緊急,引起高層關注。
上海市主管工業的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于2008年10月得到批復成立。11月21日至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陪同溫家寶總理考察上海工業,接著奚國華、苗圩兩位副部長先后造訪上海市經信委,督戰工業經濟振興。
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官員表示:“到上海的幾位部長不僅下企業調研,同時也與經信委座談,希望能在政策以及項目審批上給予具體支持。”而密集調研后,工信部已就促進上海工業發展擬達成七項措施。
據悉,這七項措施中的重要一項是:工信部率先批準上海全國試點,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兩化融合。
據此,上海將按照工信部有關要求,抓機制保障,在市級層面聯合相關部門,建立統籌推進“兩化融合”的組織機制;制定實施“兩化融合”工作方案,完善推進機制,研究制定“兩化融合”政策意見。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明年工作重點是保增長,上海經濟擁有強大的輻射作用,保住上海這個經濟的橋頭堡是關鍵。”上海經信委人士認為。
而張漢亞表示,工信部多位高層在一個月內調研上海,釋放出一個極為重要的信號就是,上海有如此雄厚的工業基礎,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那么多好的產業工人,全國找不到第二個城市可以相媲美,工信部是把科技創新的責任交給上海市,寄望上海的新型技術工業起帶頭作用,靠上海的發展,向外省市轉移。
2000億投資項目單
按照規劃,2009年上海市全市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8%,力爭達到9%。規劃中的具體計劃將于未來一周左右在上海市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
2009年上海重點建設項目中,寶鋼鈦鎳特種金屬板帶技術改造項目、ARJ21新支線飛機總裝能力建設項目等將于明年建成;而浦鋼搬遷羅涇工程第二步實施項目、上海汽車臨港自主品牌新產品技術改造項目明年依舊在建;與此同時,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三期工程項目、上海焦化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多聯產項目列入即將開工項目庫。
上海經信委人士透露:“工業投資項目中,此前已經上報批復的方案是1350億,關鍵是看寶鋼和上海華誼兩個項目共計100億是否能獲批,這些項目全部投產,上海明年工業投資也將大致呈現-2%至-5%的增長。
而上海政府另一位人士認為,達到8%目標將困難重重。“2008一年,上海工業總產值走勢也一路探底,1-6月規模以上工業勉強保在10%,從7月開始,一路掉到10月的3.8%。”
發展為上
投資刺激并非易事,上海更非易事。
其目前工業較為發達,早年前各項投資已經就位,所以這幾年增長都低于其他省的發展,現在增長比較大的是江西、安徽等地,前幾年投資不大增長,現在猛勁往上爬。
“城建投資中,歷經多年大興土木,僅6000平方公里的上海,基建項目已經建設差不多,在如此大的基數之下,需求大幅增長可能性很小;而隨著房地產市場走到最危急的時刻,寄望地產投資的帶動也不大可能。”陳維表示。
上海“工業投資大幅下降,至關重要的原因是成本驅動。”陳維表示:“歷經多年發展,上海的地價、勞務等綜合商務成本已遠遠高出周邊地區,目前上海人均GDP成本已經接近1萬,成本驅動下,一般的傳統制造業早向中西部轉移。
“就連上海本土工業企業也背井離鄉,年中,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就在重慶搞了30個億的項目。一些機械的加工,零部件的投產也都紛紛放棄上海。”
而硬幣的另外一面,是轉型期的上海,新興工業產業并沒有很好銜接上。
陳維表示,由于這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外資占據相當大比例,一旦市場行情不好,外資自由度大,容易“見風使舵”。
前十月的數據亦顯示,上海六大重點發展工業投資呈現-6.1%的跌幅,作為上海工業支柱產業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投資僅有142.88億,呈現-16%的最大跌幅。
溫家寶在上海考察的主要國企,寶鋼、上海電氣船用曲軸有限公司、核電設備公司,上海汽車集團公司,多為上海六大重點發展工業投資產業企業。
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研究所主任劉熀松教授認為,受地價以及人力成本及法制環境的約束,隨著上海工業的轉型,未來上海工業投資增長主導應當是高新產業領域。但這些領域對高端人才需求量相當大,大量的研發費將造就一定風險,并且投資周期長,難以立竿見影,出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