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傳感器掀開數字藥片面紗
“數字藥片”就是在高科技盛行的時代下誕生的,這是一種內置可消化微芯片的藥物,僅長寬僅1毫米,高也不過0.45毫米,體積跟一粒沙子相仿,被植入到正常藥片中。其實質是一個微型傳感器,由迷你硅片組成,內含極少量鎂和銅,當其被吞食的時候,可直接利用人體胃液發電被服用后會和消化液反應產生輕微電壓,將信號傳送到皮膚表面。
接受片捕捉數字藥片信號
而光有傳感器還不足以讓這個特殊的藥物發揮作用,那它是如何穿過人體的肌肉和血管來發出信號的呢?被服用后會和消化液反應產生輕微電壓信號又是如何傳遞的?
這就需要一個感應裝置來捕捉和顯示數字藥片的信號,這以裝置被稱為接收片,它通常被貼在服用藥片的患者貼近胃部的位置,這個裝置接受輕微電壓產生的信號并將其轉化成為數據,傳輸到醫生手機上,這樣醫生就知道病人有無按規定服藥。而這個小裝置不僅可以接受信息,還能夠記錄病人的心率、溫度等――這些信息也能通過手機應用查看。
數字藥片引發醫療新革命
或許你會擔心這些含有鎂、銅元素的數字藥片會難以消化,或者是擔心重金屬中毒?其實不然,這些“數字藥片”將會在人體內逗留七天,然后就好像“高纖維食物”那般經過我們的消化系統,排泄出來。
數字藥片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醫療保健領域將會迎來數字化時代的新革命。傳統就診時,醫生了解患者的病史需要查看病例本等文字資料,且病人在服藥期間的病情也無法立即得知,這也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數字藥片就解決了這一難題。
數字醫療正在鋪開卷張章
我們也可以想象,數字藥片是否可以延伸到更多的藥物和檢查,例如驗血、核磁共振、拍片、射線掃描等等,是否也可以通過類似數字藥片的設備,在正常藥物中植入微型傳感器或者RFID技術,那么心電圖、身體內部構造成像等都可以在醫生的手機上顯示,免去了就醫看病的繁瑣流程和漫長的等待時間。
在掛號、取藥等流程已經被自動化技術“占領”的當下,我們看到了病歷、中西藥處方、檢查申請單、檢驗申請單等所有單據的電子化,且護理操作、發藥、手術、采血等醫療確認環節通過腕帶,電子標簽、PDA來實現,電子化的管理降低了差錯率,同時也提高了醫護的工作效率。
這些技術的是否能實現,我們不知道,但是科技的力量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數字醫療已經慢慢鋪開卷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夢想終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