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數控機床生產和消費大國,但不是強國。據統計,按產量計,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數控化率僅為30%,與發達國家60%~70%的水平相差甚遠。但過去的10年間,數控機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普通金切機床的兩倍,發展迅速,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市場以進口產品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數控機床的發展關系到國家戰略安全,國產化率的提高也是國家戰略要求。“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高檔數控機床主要品牌立足國內: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及發電設備制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80%實現國產。以重大專項為代表的產業支持政策將陸續出臺。
因此,從市場發展和產業政策來說,作為我國新型戰略產業之一,國產數控機床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數控機床重大專項自2009年啟動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1)積極打造完整產業鏈,推進行業結構調整。研制了一批進口量大、市場需求面廣的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根據已驗收課題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數據表明,數控機床主機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已從“十一五”初期的五六百小時提升到900h。通過與主機聯動,對數控系統、功能部件、數控刀具等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攻關,并開始批量配套應用。
(2)積極開展用戶示范應用。在航空大型結構件、汽車發動機、汽輪機葉片等領域安排了6項應用示范工程課題,促進了“十一五”已啟動的單機、部件等階段性成果的集成應用。如“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在典型飛機結構件加工中的示范應用”課題已完成6臺示范應用機床的設計安裝與調試,其中5臺機床已經開始進行部分典型飛機結構件的加工應用。
(3)科學規劃,穩步推進創新能力平臺建設。在精密工具、高速/復合數控機床等重點方向上部署了17項創新能力平臺建設課題,高校、科研院所與重點企業聯合開展研究,使得創新能力平臺已成為關鍵技術突破的主要技術來源。數控機床專項辦于2011年5月、11~12月分別組織了兩批課題驗收工作,全年共對77項課題進行了驗收,其中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主機28項,功能部件與關鍵部件19項,共性技術30項。
2013年申報的項目主要強調主機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強調國產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主機上的應用。
眼下,我國裝備制造業正處在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期,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國內經濟波動成常態的情況下,國產數控機床一定要抓住發展的契機。
(1)機床主機廠要和用戶開展全方位合作。
高端裝備制造一般具有極限化、精密化、定制化等特征,與用戶的需求緊密關聯,同時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工藝也都集成和沉淀在裝備當中。因此,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必須加強與用戶行業的結合,尤其是在裝備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階段,就要與終端用戶開展全方位合作,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滿足終端需求。2012年上半年,工信部裝備工業司主辦的“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制造工藝技術培訓班”在北京北內發動機零部件有限公司落下帷幕。來自機床工具制造企業的55位學員獲得主辦方頒發的結業證書。下半年將在航空航天領域舉行培訓班。培訓的目的就是讓主機廠的設計人員更加熟悉用戶的產品和工藝,從而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礎。
(2)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市場爭奪日趨白熱化,更加刺激了企業生產經營理念的轉化。用戶需要什么,企業就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特別是把握市場前瞻性需求,滿足市場新變化,形成全方位的服務能力,提供成套成線產品及全面解決方案,逐步實現承擔工程總承包項目。
(3)技術創新要持續。只有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堅持產品結構調整,才能不斷適應市場需求新變化,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占據戰略主動。
(4)制定品牌戰略,開展精心創品牌活動。通過加強和改進產品設計、制造、試驗及服務等措施,運用標準、專利等手段,全面加強質量管理,突出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考核,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在用戶中擴大影響,擴大國產機床工具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5)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鼓勵有條件的行業骨干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延伸產業鏈,創造條件由生產型制造向現代服務型制造轉變,由向社會提供單一產品向為用戶提供成套產品、成線產品轉變,提升成套設備生產能力和工程承包能力,逐步提供軟件、信息咨詢服務,發展機床再制造工程等,提高服務水平,最終成為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6)重視“三基”發展。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和基礎零部件產業是裝備制造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國產裝備質量、可靠性差和壽命短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由基礎配套產品可靠性和壽命所導致的。“三基”不強,是制約數控機床發展的瓶頸。因此要有重點地加大“三基”研究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