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金融模式正在進行新一輪調整,國內經濟發展方式也在謀求深層次轉變,低碳經濟的興起,正在逐漸改變中國金融業的格局,在傳統金融業務的發展受到諸多發展制約和挑戰的形勢下,低碳金融卻異軍突起,漸漸進入金融改革的大局當中。中國金融業必須相應調整,適應國際、國內經濟和金融環境的發展變化,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22日在北京舉行的2009中國金融論壇圍繞“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展開了一場“低碳行動”,來自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國內主要金融機構的負責人積極尋找低碳金融的發展良策。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成為低碳理念推廣的“踐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務的“創新者”。他要求,商業銀行要探索建立節能環保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從業務流程與規則上把好項目入口關和懲罰關。此外,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應積極開展“綠色信貸”及其他碳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產品定價能力,爭取在全球碳金融體系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目前,中國處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的轉型的關鍵時期, 金融服務方式的轉變已經刻不容緩。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在鋼鐵、電解鋁、平板玻璃三個產業的貸款增速分別為13%、19%和-45%,大大低于同期30%以上的貸款平均增速,貸款結構調整成效已經明顯。
建行副行長胡哲一對此表示,在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銀行業在業務拓展方面將大有可為。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為銀行業在提供低碳經濟相關金融服務創新方面空間巨大,并將產生巨大的“綠色信貸”需求。另外,銀行可通過提供信用咨詢、理財產品、低碳項目融資等服務新產品,并直接參與碳交易市場。
劉明康也表示,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不斷擴大,碳排放權已經衍生成為具有投資價值和流動性的金融資產。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對此表示,低碳金融的發展需要找準著力點,金融機構在樹立為低碳經濟服務理念的同時,要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業務模式,從而使更多的資金流入到與低碳經濟相關的行業中去,通過推動經濟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銀企雙贏。
目前,銀監會會同有關部門正積極推進“綠色信貸”目錄指引、項目環保標準、環境風險評級等專業標準的制定,以推動銀行相關業務的發展。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