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針對我國核電大而不強的現狀,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委員提案建議,在國家層面建立核電自主創新的協調機制,支持核電企業自主創新,加快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核電品牌。
能力有了,但品牌是人家的
賀禹介紹,我國核電自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歐洲技術,30多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全面實現了“四個自主”,即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但至今尚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品牌,“第五個自主——自主研發仍未實現”,致使我國核電在全球格局中大而不強。
據記者了解,業界對這種大而不強狀況的形象描述是“能力有了,但品牌是人家的”。其用于核電站研發和設計的所有平臺、軟件,基本都是國外的。用于檢驗這些設計技術的平臺,包括所有軟件,也基本都是國外的。到目前為止,即使有我們自己的,也少得可憐。
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核電品牌需15至20年
賀禹表示,世界核電強國中,除美國和前蘇聯為原始創新外,法國、日本和韓國均屬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他們從引進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大約用了20年”。
據介紹,2006年12月,國家決定引進美國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并于2009年先后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開工建設兩個自主化依托項目,同步開展CAP1400國家重大專項研發。從國內外實踐看,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以及與之配套的工業基礎和裝備制造能力,需要15至20年。“我們現在離這一目標已經很近了。”賀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