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船舶報
“兩會”召開之際,一個更加清晰和現實的“中國夢”正在凝聚強大的精神能量。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這讓來自軍工和船舶行業的代表、委員深深感到,為捍衛民族尊嚴與主權完整,追求富國強兵與世界和平,大型軍工企業集團必須矢志不渝地擔負國防武器裝備建設的根本任務。肩負“富國強軍”的雙重使命,秉持軍工人特有的家國情懷,中國造船人“艦船報國”的夢想,即將展開一幅更加壯麗的畫卷。
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實現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5年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緊緊圍繞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戰略需求,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為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我國船舶工業也進步迅猛。中國造船人始終堅持“軍品第一、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發展方針,將高質量完成軍工任務擺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斷強化服務國防意識,承擔了一大批軍工科研生產任務,為人民海軍走向“深藍”提供了堅強的裝備支撐,使海軍主戰艦艇裝備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基本滿足了海軍從近岸海軍到近海防御的戰略使命轉變對裝備的要求。多年來,無論船市“興衰”,船舶工業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海軍裝備事業服務,為建設強大海防作出了巨大貢獻。
盡管如此,船界“中國夢”的實現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國周邊海域面臨著極其復雜的環境,我國海洋權益和發展利益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海軍戰略轉型已對裝備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海軍裝備建設中堅力量的船舶工業,只有緊跟新時期國防科技工業需求的變化,堅決履行好支撐海軍裝備戰略轉型的歷史責任,才能無愧于使命,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
擁有夢想的企業才可能獲得永續發展,對夢想堅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企業才有前途,但“圓夢”的道路絕不會平坦。世界造船業正經歷著深刻的危機,我國船舶工業面臨著全面轉型、調整結構的艱巨任務。必須看到,我國船舶企業在盈利能力、市場競爭力、管理效率、經營體制上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當此歷史機遇與深重危機互相交織的重要時刻,船舶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圍繞軍工主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相關產業板塊聯動發展,是船舶工業應對挑戰、實施全面戰略轉型的方向。正如諸多代表、委員指出的那樣,船舶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在內部管理、精益制造、生產效率等方面進行“革新”,大力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以柔性化生產、深度生產設計、三維建模等先進管理和工藝為推手,加強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同時將軍民通用技術以及可以實現軍轉民的技術,大批地應用到民用領域,服務于國民經濟,實現多元發展。
靠實力保證和支撐和平,仍需要中國造船人作出不懈的努力。我們相信,激情進取、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中國造船人,定能開創建設造船強國和海洋強國的嶄新局面,在服務國家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做出無愧于時代的功績。(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