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設備可以用40年,我國可能只使用20年!”日前,在海口落下帷幕的全球設備維護維修技術和設備制造領域最高規格的專業峰會“第四屆世界維修大會”上,包括徐濱士在內的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近30個國家的300名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商討金融危機背景下設備生產和維修維護領域的發展。
“我國的再制造業已經擁有了市場、技術和政策等有利條件。在當前國內外應對能源短缺等壓力的背景下,再制造業將成為中國的朝陽產業。”徐濱士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光是進口的設備就達到萬億元,由于設備維護技術的差距,國外的機械設備可以使用40年,我國可能只使用20年,如果這些設備能夠通過再制造工程修復,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一臺200多公斤的發動機的箱體,僅僅壞了一個軸承柱,廠家就把整個發動機都報廢了,同時整個產品的附加值全都沒了。其實,如果將這個零件拿去再制造,消耗不到5%的材料就可以修復。”徐濱士在對目前企業的資源浪費感到痛心的同時,提出了政策配套不到位、人力資源匱乏和批量優勢還未形成這三大中國再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徐濱士舉了個例子:作為對外進行汽車發動機等零配件再制造的公司,濟南復強公司從美國進口消防車的廢舊發動機進行再制造,結果這批發動機一進入國內就被作為“洋垃圾”而沒收,企業也遭到罰款。
徐濱士分析,目前國家按照制造業的政策來管理再制造,使得企業受到政府具體政策的牽制比較大,比如增值稅的問題沒法解決,如果按照17%增值稅率,從事再制造的廠家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利潤空間。再比如,企業要對廢舊發動機進行再制造,而發動機上固定的號碼沒辦法改,再制造后生產出來的發動機就無法像正常商品一樣流轉。另外,國外將舊品送到中國進行再制造,如同“來件加工”,但是,國家目前的政策是將其作為“洋垃圾”,這樣一來就卡住了國內從事對外零部件再制造企業的進貨渠道。
“總的政策是非常好,但是配套的相關政策還不夠健全,當然這是一個逐步調整改進的過程。”徐濱士說,這種情況可能在循環經濟法正式實施之后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目前,國家發改委批準14家企業作為再制造產業的試點,目的就是要發現哪些政策需要調整。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高金吉教授說,我國目前的設備管理、維修專業人才比較缺乏。他說,現在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復雜,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而目前的高技術維修和再制造也不是以往的換換零件、修修補補等簡單工序,而是要融入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材料處理等交叉學科,因此需要更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再制造業天生就很臟很累,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干。”徐濱士說,再制造過程的第一步就是回收清理廢舊機械設備,這些廢舊設備在清洗的過程中有大量的油膩,讓很多年輕人知難而退。另外,當前的工資制度也不盡合理,國外維修工工資都比操作工要高,而國內則正好相反,這也制約了國內再制造業攏聚人力資源。
“廢舊產品收不上來,企業的再制造生產就沒有批量優勢。”徐濱士說,中國大量的廢舊機械設備要么回收進鋼廠被煉成最初級的鋼錠,要么流向農村,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安全隱患,要么就成為固體垃圾被填埋。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設備管理處高級工程師劉煒光說,一個企業的設備如果只有一些小零件舊了或者壞了,與其花費大價錢對其進行再制造,還不如花少量的錢買新零件。
因此他建議,社會和企業應該配套聯動,要讓再制造業形成一定的批量優勢,如果沒有批量優勢,那么再制造的社會組織成本就比較高。
劉煒光說,中國再制造業加工的重點對象應該是針對一些大型企業的關鍵裝備的部件,另外還應針對社會上通用程度比較高或是在某一地區用量比較大的一些零部件,對這些進行再制造才會有較高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