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專論
美國經濟學家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產業界及政府的廣泛關注,第三次工業革命會不會動搖我國剛剛取得的制造業大國地位,會不會影響我國未來經濟增長,這些都是需要認真研究探討的重大問題。
“第三次工業革命”暫時不會動搖我國的制造業地位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五大支柱”是可再生能源的轉型、分散式生產、新儲存方式、能源互聯網和零排放式交通等,基本上都是能源技術革新,屬于工業化深入發展的范疇。他提出的這些新技術,以及研究鏈將從寶塔式向扁平式、網格式的方向發展,生產鏈中開發、小試、中試、產業化等環節連接更加緊密等新思路,都值得研究與借鑒。
3D打印、分布式能源等技術會催生一些新產品,會引起一些產業領域的變革,會出現生產分散化、消費個性化、服務網絡化、決策扁平化的新變化,會成為大規模、標準化現代工業體系的有效補充,但不會導致整個工業技術體系、產業體系的根本性變革,加之3D打印需要高端設計、特殊打印材料、專用打印設備,以及網絡化的服務等產業支撐體系,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替代現代工業體系,不會動搖我國的制造業大國地位。
應當看到,美國高度重視制造業的“智能化”“高端化”,同時我國大量低端制造業向菲律賓、越南、孟加拉國等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或地區轉移,必然會從“高低兩端”擠壓我國制造業的生存空間,進而動搖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這些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國內外學術界對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認識,概括起來是兩個共同點、兩個不同點。
兩個共同點:一是信息技術引領的產業革命正在進行之中,方興未艾;二是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兩個不同點:一是什么技術將引領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一些學者認為是生物技術,一些學者認為是新能源技術,還有學者認為是新材料技術,多數學者則認為是生物技術主導,多項技術共同推動新科技革命。二是何時會產生新科技革命?樂觀的估計是20年,多數學者認為30年左右,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很難預測。
我們經過10多年的跟蹤研究認為,以物理學為主導,多學科共同推動的工業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深入發展,而以生命科學為主導,多項技術共同推動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如果說蒸汽機、電力推動的前兩次工業革命增強了人類的體力,信息技術推動的第三次革命增強了人類的腦力,而生物技術主導的新科技革命將大幅延長人的生命,對人類健康、生態改善、社會倫理的影響都將遠遠超過前幾次科技革命。
生物技術為主導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的基本依據是,學界有共識,科技有積累,產業有基礎,市場有需求,政府有行動。
一是現代生物技術已經有近70年的積累。1953年沃森發現DNA雙螺旋結構,70年來生物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1991—2001年期間,全球平均生物與醫學論文占自然科學論文的49.8%,2010年生物與醫藥領域論文占本國論文總數的比例,美國為60%,歐盟為50%,還有5個國家超過了40%。同時,美國生物技術專利占專利總數的比例,2001年為20%,2010年上升為40%。國際著名咨詢公司蘭德公司2006年就預測生物技術將取代信息技術,引領新科技革命。
二是生物經濟將推動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網絡經濟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工業革命200多年來,人類研究“死的”東西多了、研究“活的”東西少了,研究身體之外的東西多了、研究身體內在規律的少了,忽視了人類的健康,損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展望未來,生物技術引領的新科技革命,可能會使人類活動的目標產生新的變化,人類對工業產品質量、經濟增長的無休止追求可能會減弱,而對健康、幸福、生態的追求將與日俱增。顯然,傳統的工業技術已經很難滿足人類的新需求。醫藥生物技術將推動第四次科技革命,疾病預防能力與治愈率大幅提高,干細胞技術將使人類像修理汽車一樣更換人體勞損的器官,人類壽命將進一步延長。醫藥生物技術也將推動第二次“農業綠色革命”,轉基因植物、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生長激素等將在大幅增加農產品產量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生物能源將大大緩解能源短缺的壓力,生物資源將被開發為食品、藥品、保健品、觀賞品等新產品。生物技術將在防御生物恐怖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寺?、基因測序、器官移植等技術將會沖擊傳統的倫理觀念。
三是許多國家都加速發展生物產業。美國10多年來醫藥研發經費一直占聯邦政府民用科技經費近50%左右,2012年政府投入已達320多億美元,大約支持近5萬個研究課題,近32萬人參加相關研究工作,另外企業還投入500多億美元支持生物與醫藥相關研究。2012年4月美國又出臺《生物經濟藍圖》,加速生物技術向產業轉化。歐盟2008年出臺“生物經濟Horizon2020”,2012年再次出臺“生物經濟2030”。英國2010年發布《生物科學時代:2010—2015戰略計劃》,政府科技投入的30%也用于生物與醫藥領域。德國2012年推出了“國家生物經濟研發戰略2030”。日本提出“生物產業立國”,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兼任“生物產業戰略研究會主任”。印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技術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古巴等國家的領導人兼任本國生物技術與產業相關機構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