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汽車電子主動安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它將目前以安全氣囊為主的被動式汽車安全技術,引入到以半導體微控制、傳感器、雷達、視覺影像等先進技術為基礎的主動式汽車安全領域,通過為駕駛人員提供各種預警信息,協助處理車身穩定控制,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從目前的市場現況來看,一個較為明顯的現象是,在市場關注度和訴求的強力驅動下,越來越多的車廠開始把主動安全系統從選配升級為一項標準配置,各種電子主動安全系統的裝車率正穩步提升,未來更高級別、采用雷達和攝像技術的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將會成為行業開發的又一個重點。
IHS iSuppli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的營業收入約為41億美元,從2011-2016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可達11%,其中,未來五年增長最快的將是安全控制半導體市場。展望汽車主動安全應用的發展,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汽車電子中國區市場部總監杜曦指出,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是預主動(Pro-Active),而預主動也可分為“輔助”和“干預”兩個階段。這樣的系統對汽車半導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半導體的技術和工藝提出新的挑戰,例如系統的響應時間、功耗、通訊和冗余設計等,主動安全系統的廣闊應用前景也決定了將會有更多的半導體器件將被運用在汽車安全控制上。
新標準促進安全設計再升級
當前,影響汽車主動安全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莫過于近期以歐美市場為主導的各項與汽車安全相關的標準和法規的頒布,其中包括:源自工業功能安全和IEC 61508安全標準的ISO 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系列國際標準;以及Euro-NCAP(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最新發布的安全標準。根據這些標準和規定,2015年歐洲車廠將全面導入符合ISO 26262標準的車用元件;并且從2014年起,要獲得最高Euro-NCAP 5星安全評級的車輛必須配備自適應定速巡航、自動剎車等先進的主動安全系統。在行業強制法規和政府政策的刺激下,最近一兩年將成為汽車安全應用半導體器件全面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會促進汽車主動安全市場的成長,最終形成全行業的統一標準。
ISO 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系列國際標準于2011年11月正式頒布,它定義了安全部件的產品概念、開發過程(含系統、軟、硬件開發)、支持過程、安全分析等完整的管理規范,同時采用了比較先進的基于模型的軟件設計方式,可以降低開發難度、且更好地保證安全系統(包含主動安全系統)的可靠性。富士通半導體 (上海)有限公司高級產品工程師李丹進一步指出,ISO 26262標準要求半導體廠商在芯片設計之初就應考慮更高的安全性,從而支持更高等級安全系統應用的開發,例如CPU內核的冗余設計(多核結構)、自診斷功能、鎖步運行(Lock Step)功能等。
“ISO 26262的推出對于汽車安全功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ADI)汽車電子行業中國區市場經理許智斌說道:“ISO 26262為汽車電子電氣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與功能安全相關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提供了指導,定義了汽車安全生命周期和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 這兩個關鍵概念,也對汽車電子主動安全提供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和等級定義,令到半導體器件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整車廠商都會有更明確的標準可循。”
面對汽車安全如此嚴苛的應用要求,安全系統設計和功能安全是目前汽車電子主動安全開發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安全系統設計指的是從車身整體安全的角度出發,采用多種先進的探測技術,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自動規避事故發生;而功能安全則指的是系統應具有完備的自我診斷功能,不會存在由于電子電器功能故障而導致的不合理的風險。在當前汽車主動安全控制市場的實際應用中,還是多種芯片架構系統共存的狀況,各種控制、處理芯片方案將圍繞安全系統設計和功能安全這兩個層面,立足于自身的性能優勢,各擅其長,展開激烈的市場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