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2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在京召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有關領導講話,就國家節能減排、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財政獎勵與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解讀,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節能減排領域知名專家,結合“十八大”報告、國際與國內能源及節能減排形勢、政府近來年推出的相關政策、法規標準等內容,在峰會上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報告》在會上正式發布。在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與會專家學者解讀了節能領域相關政策與技術的進展,同時也為諸多國內制造業企業的轉型之路“支招”。
節能服務產業增長強勁
談到“節能服務”,我們并不陌生。早在幾年前,一些自動化企業就涉獵該領域,利用自身技術與產品優勢,以及極具競爭力的整合解決方案直接進入節能與能源管理,在集成設計、方案提供等方面給予用戶節能領域的技術支持。如今,越來越多的專業節能服務公司進入了這一方興未艾的市場。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統計,截至2012年底,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達到2339家;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250.26億元增長到1653.37億元,增幅達32.24%;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達到4175家,從業人員突破40萬人,達到了43.5萬人。在產業隊伍穩步發展、行業組成日益豐滿、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的形勢下,國內節能服務產業正經歷著發展的“暖春”。
節能服務產業的“異軍突起”見證了國內節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強勁的增長趨勢也讓業內更多企業將關注焦點投射在這一“常談常新”的“老話題”上。
回首2012年,節能產業經歷了不同尋常的一年?!笆舜蟆眻蟾嬷刑岢隽恕皥猿止澕s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各行業的“十二五”規劃中也都明確提出了“節能”這一基本要求……在全球經濟下滑,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節能產業在2012年取得了積極的發展態勢,并呈現出多種新穎并行之有效的發展理念與思路。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主任吳道洪認為,在這樣的積極形勢下,要注意三個比較明顯的轉變方向。他指出,一是政策取向由單一支持項目向培育節能服務市場轉變,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政策,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增強需求拉動能力,調動用能單位的積極性,增加節能服務的市場需求;二是服務領域由以工業為主向工業、建筑和交通多領域轉變,不斷擴大節能服務范圍,積極提升非工業領域節能服務的市場份額;三是發展定位由市場化機制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通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壯大產業規模,延長節能服務產業鏈條,輻射帶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節能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
盡管有利的宏觀政策和市場環境為節能服務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國內部分地區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落實不到位,部分用能單位也缺乏事實合同能源管理的積極性,節能服務公司的規模小、能力弱也成為了節能服務產業的“短板”。目前,節能服務產業的整體水平在中國巨大的節能市場需求的考量下,無論從數量或是服務質量上還不能滿足需求。這也為國內的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在這個過程中,不只要解決人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更亟待解決的是經驗的積累以及意識的轉變。
節能服務產業該往何處去?
在此次峰會的分論壇上,工業節能服務發展論壇吸引了諸多參會聽眾的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熊華文發表了主題演講《工業節能潛力和先進適用技術》,他回顧了“十一五”期間的工業節能情況,并指出,單耗下降來源之一為節能技術改造,在石油石化、鋼鐵、電力等耗能大戶上表現最為明顯。此外,包括既有產能改造、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純新增產能節能在內的這三大推進技術節能潛力的途徑中,既有產能改造仍是現階段關注的重點。這些寶貴的技術經驗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節能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保駕護航。
有專家指出,節能技術正在從可視、有形向IT、無形方向延伸,服務方式正朝著知識型、智能型的方向發展,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相互統一并相互融合。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節能服務公司獲得發明專利達112項、實用新型專利223項、國家和地方創新成果獎勵的項目316項。此外,節能目標的完成不光取決于技術水平上的進步,很大一部分還要取決于產業結構。熊華文認為,要確保“十二五”節能目標順利完成,必須要從四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調整產業結構,適當控制工業的增速,增加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其次,在工業內部,適度控制高耗能產業的增長,提高高附加值行業的比重;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也不可或缺,實施能效提升改造工程。另外,對于未來新的能源消費增長點的建筑和交通用能領域,要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標準,從源頭減少浪費,在保證建筑物和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費合理增速,適度控制能耗增量。
節能服務產業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這為國內制造業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節能相關產業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