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仍呈快速發展之勢
1.全球經濟回暖,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合作的加強,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十一五”時期,世界經濟將會擺脫低迷狀態,總體呈現出調整增長和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趨勢。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完全可以利用全球經濟回暖的有利時機,繼續保持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十一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入世”過渡期結束和全面提高開放水平的新階段,將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新格局。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合作也在不斷加強,我國已加入亞太合作組織、東盟“10+1”和“10+3”等區域合作組織,并積極拓展東北亞經濟圈以及大陸與港澳臺(包括已建立的CEPA)的合作與聯系。這些都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市場需求空間,并將拉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2.國外高技術制造業和研發加速向中國轉移,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十五”期間,不僅臺灣、日本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加快轉移的步伐,而且歐美的主要高技術跨國公司如英特爾、飛利浦、諾基亞、西門子、杜邦、通用電器等也紛紛在中國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十一五”期間,這一趨勢不僅還將繼續,而且可能會向深度發展,包括向產業的上游研發和下游營銷及服務業等延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跨國公司在華建立的獨立研究開發中心已有200多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全球性研發基地和重要的區域性研發基地。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和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下,在市場競爭逐漸加劇、資源環境壓力逐漸增加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由資源主導型向(技術)創新主導型轉變的重大轉型,迫切需要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以突破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瓶頸約束。這就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由“生存型”向“發展型”升級轉型,城市化、信息化進程加快,必然加大對電子信息、通信、軟件、醫藥、新材料等產品的需求,使國內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出來,也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工業化進入重化工業加快發展階段,資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都將迅速增長,我國許多重要資源的需求與國內供給的缺口將日益增大,必將面臨能源、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約束強化、污染排放增加和對國外資源依賴大幅度提高等問題,都需要依靠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予以解決,從而也對“十一五”期間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這些緊迫要求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極大地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十一五”時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將進入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時期,發展的重點將由做大轉向做強
“十一五”期間正值我國加入WTO的過渡期結束,必將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生一定的沖擊。這決定了不可能再走過去那種一味追求“做大”的做法,而將選擇在繼續做大的同時,將重點轉向“做強”,而做強的關鍵在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如果不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有可能在全球化過程中走向“邊緣化”,成為跨國公司的產品和要素市場及其加工車間。屆時,即使想做大恐怕也做不下去,因為過去靠仿制和盜版已難以為繼,因而也做不“大”。即使能做大,也是“虛大”,成為跨國公司的“大”,而不是我國本土產業的“大”。因此,“十一五”時期,將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進入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時期。
“十一五”時期,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戰略性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將加快發展
1.國家將加大力度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將呈加速發展之勢
生物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新興產業。“十一五”時期,是世界生物技術進入大規模產業化、產業國際分工格局形成的重要時期。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大國都在積極制定戰略以搶占未來生物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發展生物產業,各地發展生物產業勢頭迅猛,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制定發展規劃,并提出了實施生物經濟強國的戰略,將出臺專項產業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實行優惠的稅收和投融資等政策,以促進我國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
2.以納米為主的新材料產業也將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并將快速發展
受資源約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和走新型工業道路,要求我國必須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為此,國家已將發展新材料列入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之中,有關部門也將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作為“十一五”時期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產業之一,并將納米材料、超導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具有前瞻性的新材料和高新技術產業重要應用領域的新材料作為重點加以發展。
3.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
對我國而言,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具有特殊而現實的意義。一方面,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使GDP比2000年翻兩番的總體目標,為能源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國是一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缺乏,預計2020年之后,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將超過50%;煤炭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煤炭大量開采、運輸和使用對環境影響很大,而且我國煤炭資源終歸是有限的,總有消耗殆盡之時。因此,長遠來看,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小水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熱水器和沼氣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成熟,生物質供氣和發電技術也接近成熟,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十一五”時期,我國將會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以滿足日益緊迫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十一五”時期,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速度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
1.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向傳統產業的滲透與改造不斷加強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十一五”期間,在信息產業等高技術產業繼續保持國民經濟主導產業的同時,高技術產業向傳統產業的滲透速度加快。在國民經濟信息化方面,“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組織實施金盾、金審、金稅等一批電子政務重大建設工程,同時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將極大地促進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從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向傳統產業滲透和推動對傳統產業的改造。
現代生物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與改造將更為深刻,影響更為深遠。“十一五”時期,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的快速推進,對傳統產業的滲透與改造的步伐也會不斷加快,力度不斷加強,以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需要。當然,新材料技術及其應用更是直接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
2.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大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
先進制造技術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繁榮昌盛的最終根本基礎。目前先進制造技術正朝著數字化、精密化、極端條件化、自動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并向傳統產業積極滲透。 “十一五”時期,我國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大大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從而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
信息來源:中國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