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鋼鐵業的3大關鍵數字
揮手作別2008年,鋼鐵市場冰火兩重天的經歷給中國鋼鐵企業留下難忘的記憶。有3個數字鮮明地勾畫了2008年鋼鐵業的發展軌跡。
96.5%:6月寶鋼接受力拓霸道漲幅
2008年年初,鋼鐵市場似乎尚未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依然一派繁榮景象,中國鋼企依然對未來市場充滿樂觀情緒。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鋼企接受了世界鐵礦石巨頭的大幅漲價要求,并由此埋下了后來的苦果之種。
2008年2月22日,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與日韓鋼鐵企業談定的2008年度鐵礦石基準價格,淡水河谷的粉礦和塊礦價格分別同比上漲65%和71%。
如此高的漲幅居然未能令另兩大鐵礦石巨頭力拓和必和必拓滿意。6月24日,在與力拓談判幾乎破裂的情況下,寶鋼與力拓達成2008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協議,PB粉礦、楊迪粉礦、PB塊礦在2007年度價格基礎上分別上漲79.88%、79.88%和96.5%。必和必拓也接受了這一價格。
中國鋼企愿意與力拓簽城下之盟,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鋼企對市場過分樂觀,以為能順利將上升的成本轉嫁給下游行業。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向實體經濟蔓延,進入7月份以后,鋼鐵市場行情如坐過山車般急劇下滑,到11月,鋼鐵價格降幅高達40%左右。
鋼價劇降之后,高價的鐵礦石成為中國鋼企的心腹之痛。據了解,目前中國的碼頭上還堆著6000萬噸高價礦石,高價的原料消化要持續到2009年3月份。
768萬噸:鋼材出口創月份歷史新高
2007年及2008年1月,政府曾多次調整鋼材出口關稅,對大部分品種提高了鋼材出口關稅或降低了出口退稅率,以控制鋼材出口規模。這一政策導向也折射出當時鋼鐵業的良好境況。
在出口政策限制下,2008年上半年,中國鋼鐵出口始終保持著溫和態勢。但受9月將取消鋼材出口退稅并加征出口關稅傳言影響,7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達到721萬噸,8月份鋼材出口量達768萬噸,創歷史新高。
然而到9月,鋼材出口退稅率歸零的消息并未驗證。隨著國際市場鋼材需求萎縮,中國鋼鐵出口量逐步回落,9月回落至667萬噸,10月份更是下挫至462萬噸。
11月12日,中國鋼材出口關稅調整方向發生逆轉,由原來的控制出口轉變為扶持出口。但業內對此反應平淡。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鋼材出口量大幅減至295萬噸,環比下降36%,同比下降28%。
768萬噸作為中國鋼鐵出口2008年的分水嶺,也見證了中國鋼鐵行業上下半年的“冰火兩重天”。
蘭格鋼鐵網經濟分析師房榮榮說,近兩年我國鋼材直接出口占國內鋼材產量的10%左右,而以家電、機械、汽車、造船等行業帶動的鋼材間接出口對國內鋼材供需的影響成為僅次于內需的主要因素。初步估算,我國鋼材對出口的依存度在28%左右。
出口的急劇下滑迫使鋼企在國內市場尋找出路。11月以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內需增長的措施,使國內鋼企在2008年年底獲得了喘息之機。
67.6%:大中型鋼廠虧損不斷擴大
2008年上半年,中國鋼企依然享受著高速增長的喜悅。統計數據顯示,這6個月71家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1010.47億元,同比增長26.1%;71家大中型鋼廠中,只有4家虧損,鋼鐵行業總體運行狀況良好。
但進入第三季度以后,鋼鐵市場行情一路下滑。到2008年9月份,7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已有23家虧損,虧損面達32.4%。
虧損面還在繼續擴大。10月份,71家大中型鋼廠有42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59.15%。這個月,71家大中型鋼廠虧損58.35億元,這也是本輪經濟周期以來,中國鋼鐵業首次出現月度虧損。
11月,鋼鐵全行業再現月度虧損,71家大中型鋼廠中,虧損企業達到48家,虧損面擴大至67.6%。48家虧損企業的虧損額超過140億元。
與此同時,鋼廠存貨大幅增加。中鋼協的統計顯示,2008年前10月,71家鋼廠累計存貨達到4746.36億元,同比增長50.33%。其中,產成品庫存達到1268億元,同比增長45.3%。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頭發燒(高價原材料待消化)、腳冰冷(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中國鋼鐵行業正處于生死關頭。為減少損失,9月以后,不少鋼廠紛紛停產或減產。
中國鋼鐵業的危機既與外部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有關,也與鋼鐵業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比如,鋼鐵業攤子鋪得太大,產能過剩,但大而不強,許多鋼企技術水平不高。同時,中國現在有鋼鐵冶煉企業近1000家,行業集中度太低,大型鋼企與中小鋼企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無法做到對外談判時用一個聲音說話。有關鋼鐵專家認為,即使沒有金融危機,鋼鐵行業也到了該調整的時候。
為促進中國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要出臺政策促進鋼鐵企業的兼并,并以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鋼鐵企業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