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一年,面對持續低迷不振的市場,人們不禁懷有很多期望。宏觀政策確立了“保增長”的主導地位,在信貸、財稅以及外貿等方面相繼出臺了新的政策調整,且開始逐漸落實。然而對于氯堿行業而言,仍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企業還需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1.國家將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促進消費加快增長,從而為食品飲料、醫藥、家電等消費品行業創造了良好的增長環境。但是,消費需求上升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相關行業難以出現爆發式的增長。這種拉動效應從基礎消費品領域向上游原材料行業傳導還需要一段時間,企業的應對措施應該具有連續性。
2.氯堿行業作為能源密集型行業,其上游原料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自2009年1月1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解除了2008年第46號公告規定的對電煤實行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同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將金屬礦采選產品、非金屬礦采選產品增值稅稅率由13%恢復到17%。煤價、鹽價也隨之都出現了上行的壓力。國際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后,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初步預計,紐約市場WTI原油期貨價格年平均將在每桶60-80美元左右。原油價格的跌宕起伏已經對電石法和乙烯法的市場格局造成一定的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在原料進口、聚氯乙烯進口等方面仍然是關注焦點。
3.外貿環境充滿挑戰。由于金融風暴造成歐美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使得出口市場的風險有所增加。同時,歐美需求的萎縮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的持續存在,也對出口形成考驗。但隨著基礎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回落以及出口關稅下調和取消、出口退稅率的多次大幅上調,也將為出口商品的價格提供一定的空間。
4.環保壓力有增無減。環保部近日發布關于《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目錄》(2009年)的公告,凡進口或出口目錄中有毒化學品的,應向環境保護部申請辦理有毒化學品進口環境管理登記證和有毒化學品進(出)口環境管理放行通知單。這其中包括EDC、甲烷氯化物以及三氯乙烯等產品。從長期分析,國家將加大對產值能耗比和產值污染比相對較高的行業整合力度。隨著這些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和行業整合速度的加快,具有規模效應、節能降耗突出的龍頭企業將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