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來說,創新不僅僅意味著研發出更好的技術,也意味著不要在錯誤的技術上浪費時間和金錢。當前經濟低迷,GE的利潤和股價大幅縮水,對GE來說,節約尤為重要。該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一個令人驚奇的工具幫助公司擺脫困境:該工具名為萃智(TRIZ),美國《商業周刊》12月25日對此進行了報道。
TRIZ異軍突起
TRIZ的英文全稱是TheoryoftheSo鄄lutionofInventiveProblems(發明問題解決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由前蘇聯工程師兼科幻小說作家根里奇·阿奇舒勒提出。196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有關TRIZ理論的著作《怎樣學會發明創造》。TRIZ為那些不具備達爾文或愛因斯坦天賦的人們組合出一套詳細的創新方法,為人們提供了一套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精細復雜系統。
TRIZ理論認為,任何領域的產品改進、技術變革、創新和生物系統一樣,都存在產生、生長、成熟、衰老、滅亡的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可以能動地進行產品設計,并能預測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TRIZ正是這些規律的綜合。運用這一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同腦力風暴不同的是,TRIZ建立在科學和數學算法的基礎上,對可能性進行深度分析。
此時此刻,TRIZ在許多渴求使用新方法改善創新能力和生產能力的公司里正廣受歡迎,這些公司以前一直廣泛采用六西格瑪(6Sigma)理論和精細化管理。TRIZ之所以出現,是因為GE公司所推動的6Sigma管理遭遇到瓶頸。除了GE外,TRIZ的“粉絲”包括英特爾、三星和寶潔公司等商業巨頭,也包括燃料電池能源公司這樣的一些小企業。燃料電池能源公司使用TRIZ來評估其使用在昂貴機器中的工具效能,在評估了該組件的成本、效益和裝配的復雜性后,該公司轉而使用一項新技術將成本降低了50%%。
嚴密的前期評估
GE在創新過程之前就開始使用TRIZ,一個小的項目團隊帶著問題參加TRIZ訓練課程,使用該方法評估這些問題,提出潛在的解決方案,接著對備選方案進行風險評估,然后提出可被測試的概念設計。通過這類嚴格的前期評估,GE的科學家希望在后續的工作中避免代價昂貴的錯誤。GE高級技術研發中心副總裁邁克爾·艾迪智克說:“概念設計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如果開始就錯了,無論你后期多么努力,結果都會是失敗。”
許多專業的咨詢公司也圍繞TRIZ建立了一些實戰培訓,GE公司正在同戰略咨詢公司GEN3Partners合作。GEN3公司在很多方面對TRIZ進行了修正和補充。該公司利用一個包含有800個科學專家的全球網絡,以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適用的技術。其總裁西蒙·柯崗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發明新東西。盡量尋找已用過的解決方法,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成功的幾率可能更高。”在GEN3的指導下,GE發現可將雷達工業的技術應用于其下一代核磁共振成像設備。
創新的方法更重要
很難預測TRIZ這個雪球將會滾多大,密歇根大學教授、精細生產技術專家杰弗里·萊克將TRIZ看作是一個“見縫插針”的小工具,但GE的艾迪智克說,TRIZ會提供更豐裕的回報。到目前為止,GE70個團隊的382名雇員已經完成了培訓,管理者對他們提出的90%%的概念設計大開綠燈,產品開發正在進行中,一切似乎都預示著TRIZ美好的未來。
20世紀90年代中期,GE公司將6Sigma從一種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演變為一個高度有效的企業流程設計、改善和優化的技術,使得GE成為全世界追求管理卓越性的著名技術企業。豐田公司提出的管理應從生產線細化開始的精細化管理也使豐田公司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汽車制造商”,這些都是方法制勝的成功例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經濟低迷時期,創新方法比創新技術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