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正在變化
婚禮從簡,片刻不離辦公室,沒獎金也不抱怨,但人們從嚴寒中已經看到了春意
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在美國,盡管人們似乎照樣下館子、照樣歡度節假日,但心理壓力十分沉重,大額開支被迫削減,即使到外地度假也盡量開車就近安排,而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乘飛機環游世界。普通百姓目前的最大期盼,就是能夠盡快走出經濟衰退,以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韓國人也感受到了危機的影響。一位名叫盧泳和的韓國教師頗為無奈,因為她的“整個婚禮和新婚旅行都被金融危機攪亂了。” 盧泳和的丈夫一直在投資基金和股票,去年初還賺了些錢,但后來基金和股票一跌再跌,如今他們的婚禮只能一切從簡。
部分俄羅斯人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在莫斯科,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私車載客行業。40歲的瓦列里就是其中一員,他整天開著那輛俄羅斯國產“拉達”車在莫斯科城里拉私活兒。瓦列里曾在莫斯科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當了15年卡車司機,前幾年每月能掙1000美元,但他和許多同事在最近一波裁員潮中被解雇了,仍留在公司上班的員工,月薪被砍掉了30%。占俄人口總數40%的中間階層正在受到裁員的威脅,他們主要是私營企業雇傭的員工。同樣受到失業威脅的還有英國金融領域的白領,據說倫敦金融城的高級職員以前在工間休息時往往要到泰晤士河邊或是哪家有名的酒吧,抽根煙看看景、喝杯酒聊聊天,而現在卻片刻不敢離開辦公室,生怕回來后桌上出現一份解聘通知單。
在法國一家雷諾汽車4S店工作的古伽雖然沒有受到失業的威脅,但是對于未來他仍舊感到不安。“減少汽車修理費是不少家庭壓縮開支的首要內容。現在來店里進行車輛日常保養的客戶明顯減少。以前修車時,客戶對更換新零件非常痛快,但現在如果某個部件能修好,客戶就不會花錢買新的。”營業額減少了,年終獎也就成了未知數。不過,古伽并沒有過多抱怨,因為不發獎金總比被裁員好。
經濟危機讓人們惶恐不安,但是新的一年畢竟來臨了,人們也似乎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下一個春天的暖意。印度新德里的珠寶商卡納在今年元旦時還感嘆去年的生意非常糟糕,但新年過后很快他就看到了新的希望。印度政府1月2日推出了第二套經濟刺激方案。1月5日,孟買證交所和印度國家股票交易收盤時指數均上揚,新年伊始,股市看漲,印度經濟界認為,印度經濟迎來了一個“開門紅”。1月6日,卡納的生意非常好,顧客都說政府的救市措施讓他們對今年的擔憂減少了許多,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
1月2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員開始了新年第一天的工作。令人興奮的是,OMXS指數一路走高,最終漲幅超過4.5%,創下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單日漲幅的新高。而此時美國、英國、法國等也陸續傳來股市飄紅的消息,2009年的股市真的迎來了一個良好開局。當天17點,斯德哥爾摩早已被一片夜色籠罩,直到這個時候,證券交易所緊張忙碌的氣氛才變得輕松一些,甚至有些人在此時才想起對同事說一句遲到的“新年快樂”,而人們對這些祝福的回答也是驚人相同:“但愿如此”。澳大利亞的評論家卡桑德拉·維肯森或許也是一位更善于從危機中發現希望的人,他從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在2008年的統計年報中發現,過去的一年人們掙了不少錢,澳大利亞人比過去更加健康,更加富裕,社會也更加美好了。
就業成為當務之急
銀行、企業和消費者捂緊錢包,企業倒閉出現“雪球效應”,但成功的奇跡依然存在
流動資金減少,消費需求下降,訂單數銳減,這些是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傳導后,眾多企業需要直面的難題。面對高昂的人力成本,裁員成為眾多掙扎中的企業的自保之策。提前走人的不但有低收入階層和臨近退休人員,不少中、高級管理人員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寒冬之冷。年底年初是公司分紅的日子,但是這個年關里,保住飯碗比奢望一筆獎金更加現實。
西班牙的中小企業也面臨著裁員的壓力。佩戈尼亞的父親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廚具公司工作,現在訂單少了,企業不景氣,公司已經辭退8名員工。按照65歲退休的規定,她父親本還可以再工作幾年,但是公司卻讓他提前終止工作。現在每月只能拿幾百歐元,還不夠最低退休金標準。
經濟回暖的不確定性,使銀行、企業和消費者紛紛捂緊自己的錢包。大企業合并、中小企業倒閉很可能成為2009年“雪球效應”。然而最難以彌補的損失是信心缺失,這可能導致更大范圍的經濟倒退。英國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認為,金融危機最大的惡果是打擊了“信心”和“信任”,由于這兩者的缺失,造成了一個難解的惡性循環。
在這場被英國《泰晤士報》稱為“失業雪崩”的災難面前,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應對措施。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表示,他提出的7750億美元救助計劃的頭號目標是“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 ,其中包括新的稅收政策、財政救助方案、生產可替代能源、基礎建設和醫療科技現代化等。與美國相仿,英國致力于擴大公共事業投資,發展新興產業,諸如高科技和環保產業等,創造近10萬個工作崗位。除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增加就業機會以外,俄羅斯還專門為失業人群開辦了就業服務中心等培訓機構,從心理和技能方面輔導人們再就業。德國各大企業將把其旗下的70%的全職工人變成“鐘點工”,也就是不減少員工的數量,只減少工作時間。
綜觀各國經濟救助政策,雖有一些是應急措施,也有更多的是目光長遠的戰略性措施,如扶植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加大對高科技、環保等陽光產業的投入,既有利于解決就業難題,幫助一部分企業率先步入增長,也有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危機和裁員面前,更多的商家和個人選擇的是立足自身,發現機會,創造奇跡。近日,美國網上零售巨頭亞馬遜公司宣布,2008年12月15日當日訂單,比前一年圣誕購物旺季的單日訂單紀錄多出了90萬件,是歷史上的最佳表現。在英國,去年12月8日,網上銷售商在最高峰時期每分鐘接到的訂單數達1000份,打破了去年早些時候每分鐘700份的紀錄。由于網上購物價格有時會很便宜,消費者更加青睞這種購物方式。同樣火爆的還有網上理財咨詢等網絡服務公司。次貸危機爆發之后,專門整理斷供房和把銷售重點轉移到二手房的公司在不少地區迅速發展,在危機中尋找商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這些公司的成功之路,而在經濟體系出問題的時候,創業活動通常比較活躍。在英國,不少失業白領重返學校充電,使教師職業成了“香餑餑”……
全球各地的許多普通百姓,在期盼著經濟學家的良好預言能夠早日變為現實,經濟能盡快走出衰退的同時,也在千方百計地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困境。
最嚴峻的時刻已過去
絢麗的新年焰火,全球主要股市的開門紅,新興經濟體的強大潛力,預示著發展的新契機
無論悲觀或樂觀,人們的共識都是2009年的關鍵在于能否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信心的重塑需要在變局中發掘新的發展契機。
這些天,英國和大部分國家一樣,絢麗的焰火、熱鬧的游行給人們帶來了新年的喜慶。然而,熱鬧之后,英國人又不得不面對嚴峻的現實:今年要過緊日子。英國《金融時報》近日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認為,2009年英國經濟不會像政府估計的那般樂觀,正面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局面。美國穆迪信用評級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臧迪表示,“2009年前6個月將會異常痛苦,而2010年則僅會是不舒服”。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惠特尼說,預測未來很困難,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美國的金融行業將發生重大重組。
但是,相對樂觀的經濟專家則認為經濟衰退將持續到2009年上半年,轉機將隨后出現。高盛集團的經濟學家預測,2009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將繼續收縮,但幅度會逐漸減小,在此之后,隨著一系列金融救助措施陸續到位,信貸的逐步寬松以及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經濟刺激方案的陸續實施,美國經濟有可能在下半年,也就是第三或者第四個季度的某個時候出現轉折,開始復蘇。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博士認為,2009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危機似乎可以見底,但經濟復蘇的過程會像是一個U字形而非V字形,信用市場與美國公司、普通家庭與地方政府將逐漸地重新恢復信心。由于最先經歷低谷的行業是金融服務業,它也會領先于其他行業逐漸復蘇。資本商品產業也將比較早地復蘇,因為它能得益于目前在中國、美國及其他國家正在提出的基礎設施項目。
對于各國政府在2008年底推出的經濟復蘇計劃,不少專家都給予了一定的期待。法國國立高等技術大學、巴黎九大的金融學教授德尼·杜博瓦認為,2009年法國刺激經濟增長的重點應放在航空航天、國防高尖端科技領域和新能源開發;高品質的旅游服務業;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運用“凱恩斯理論”,給予窮人更多消費能力,并對勞動成本降低稅收壓力。“如果加大以上領域的投資,法國經濟還是會有起色的。”
日本經濟評論家堺屋太一也從危機中看到了改變的希望,他說,今后日本經濟有兩個看似短處的長處:一是日元升值,對出口企業的確不利,但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更有利的是,進口的燃料原料和零部件降價。二是老齡化,“團塊世代”于2009年全部進入60歲年齡段,由此將向社會提供大量經驗豐富的勞動力,為企業營造有利的經營環境。東京大學教授伊藤元重說,日本經濟必須擴大內需,同時在各個領域推進改革。在醫療、住宅、教育、養老和農業等民眾感到不滿的領域,如果推進改革,就會出現快速增長的產業。
有分析認為,盡管各國的救市政策不盡相同,但這絕不僅僅是一時的脫困之舉,而更多的包含著對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指引,而經濟好轉的動力可能正是源自這里。從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情況來看,盡管2009年經濟增長速度將減緩,但是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吹響號角。
2009年新年伊始,全球主要股市都迎來了開門紅,這無疑給人們沉甸甸的心情帶來了希望。這些希望來自于各國領導人新年賀詞中提振信心的語話,來自對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應對危機的認同和戰勝困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