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證實,應國家地震應急救援搜救中心邀請,沈陽自動化所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機器人化生命探測儀、旋翼無人機三款機器人,在地震發生當日下午出發急赴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這也是三款機器人首次參與地震救援任務。
昨日,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綜合辦在官網發布消息稱,4月21日下午1時30分,沈陽自動化所雅安地震現場救援隊第一批救援人員一行3人攜帶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已經達蘆山縣中心地區待命。后續救援人員和機器人也正在趕往災區的途中。
地震發生后,沈陽自動化所緊急啟動地震應急響應,積極配合國家地震應急救援搜救中心實施救援。4月20日11時,由13人組成的雅安地震現場救援隊集結后,分三批開往地震災區。救援隊第一批人員4月21日凌晨1時44分到達成都,13時30分到達蘆山縣中心地區;第二批救援人員16時到成都,第三批救援人員攜兩臺旋翼無人機和機器人化生命探測儀于截稿時已經行至西安,預計今夜或明晨到達地震災區。
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機器人化生命探測儀是兩款陸上機器人,可以根據任務需要攜帶模塊化載荷,進入廢墟內部探測是否有被埋者以及被埋者所處的具體位置,為救援人員提供準確信息。
旋翼無人機是一種空中自主飛行機器人,在地震救援機器人中,這是唯一一款可以在天上飛的機器人。曾是我國第一架小型無人駕駛直升機。其翼展3米左右,機身長3米左右。最快飛行速度可達70公里/小時左右,在進行超低空飛行時,最低離地面高度僅為10米,可根據山勢等地形變化調整飛行高度和速度,使用93號汽油即可。
可進行大范圍宏觀災情信息調查,可通過機器人上的高清攝像機將方圓幾十公里內的災情數據和圖像在第一時間反饋給救援部門。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進行,機器人將有力協助救援隊開展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