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高磷鐵礦工業化試驗項目——湖北長陽縣火燒坪高磷鮞狀赤鐵礦選礦工業化應用示范工程,近日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專家介紹,這一項目創造性地采用聯合選礦工藝新技術,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國高磷鐵礦工業化應用的大難題。
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傳堯說,我國高磷鐵礦探明儲藏量上百億噸,由于“脫磷難”等技術原因,地下豐富的高磷鐵礦資源成為啃不動的“硬骨頭”。此次,長陽火燒坪高磷鮞狀赤鐵礦選礦工業化應用示范工程項目順利實現了高磷鐵礦的工業化開發利用,對我國鐵礦開采業具有重大意義。
評審組專家評定,火燒坪礦采用的強磁選拋尾———雙反浮選脫磷脫硅的聯合選礦工藝新技術,具有成本低、運行平穩、環保節能、易于操作等特點。運用這項新技術,火燒坪全鐵品位由原礦的40%~47%提高到57%左右,磷含量由原礦的1%左右下降到0.2%以下,回收率達65%,并且還有進一步提高的潛力。
2011年5月,總投資3.2億元的我國首家高磷鐵礦工業化試驗工廠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火燒坪鄉建成,著手研發高磷鐵礦選礦工藝新技術。之后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專家團隊“牽手指導”下,經過反復試驗,相關人員最終研制出適于火燒坪高磷鮞狀赤鐵礦的選礦工藝新技術。
孫傳堯同時表示,由于礦石構成十分復雜,此項技術并不是對所有高磷鐵礦都適用,能否推廣還待進一步試驗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