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空前挑戰,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開了新一輪宏觀調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傳遞了清晰的信號:直接有力、擴大內需的調控措施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困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11月份以來,從擴大內需的十大措施出臺,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保增長的調控目標,再到目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出臺,越來越細化的調控舉措逐步勾勒出新一輪宏觀調控的路徑——既要保當前經濟增長,又要抓住難得契機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保增長、促消費、調結構:積極財政政策釋放能量
進入四季度以來,工業生產、出口、財政收入、CPI和PPI等經濟指標的顯著下滑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顯現。但不少專家表示,隨著一系列擴張性調控政策逐步實施,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觸底后逐步回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慶說,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8%,這一增速雖然比前十個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處高位,表明積極財政政策下不斷擴大的投資規模將逐漸顯效,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面對國內外挑戰,中國重啟積極財政政策成為新一輪宏觀調控的最大亮點,意味著具有“立竿見影”效果的財政政策將在宏觀調控中釋放越來越多的能量。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明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除了擴大投資規模以外,將實行結構性減稅,用減稅、退稅或抵免的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并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先進裝備制造業、服務業、中小企業、重大改革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具體則根據我國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相應調整稅收政策,在優化稅制結構的同時,可以開征一部分新稅種,降低一部分稅種的稅負,以達到刺激經濟、擴大投資和內需的目的。
國家近期宣布將在全國推廣“家電下鄉”和“農機下鄉”,發出了擴大農村消費的積極信號。財政部表示,積極財政政策一方面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促進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通過稅收優惠等手段促進農村、住房、汽車、服務業和旅游業等重點領域的消費。
明年1月,增值稅轉型和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適時出臺,表明了當前正是中國經濟調整結構的重大契機。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立足當前的拉動投資,促進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從而保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說,擴大內需既是中國經濟面對危機的應急之策,更是未來發展的長遠戰略。其背后是經濟發展方式從投資和出口拉動型向內需拉動型的重大轉向。他預計,到2010年,隨著政府拉動內需政策效應的充分釋放,主要靠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將初步形成,中國經濟將開始新一輪發展。
釋放流動性、增信貸: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拉動經濟增長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如果將中國經濟比做一條大船,貨幣就是“載舟之水”,金融的作用則在于促使“資金之水”流動起來。中央當前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措施,正是要將這“水”從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堤壩”中釋放出來。
從國家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到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經濟發展的九項金融措施,再到進一步細化的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中國正在出臺一系列保增長的金融政策,通過促進貨幣信貸總量的合理穩定增長,為經濟航船提供廣闊水域。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正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全球陷入衰退邊緣,企業融資難成為全球問題。為解決流動性問題,國家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促進貨幣信貸的穩定增長,央行更是在3個月時間內四次下調利率,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總量的控制。
王慶認為,當前中國釋放流動性的效果正在顯現。根據央行11月份金融數據,11月份貸款出現同比大幅上漲。但同時,貨幣供應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未能有效緩解,而銀行惜貸現象仍然嚴重。相關跡象表明,資金之水雖然流進了商業銀行,但仍未能很好地進入到企業生產中去。
基于此種狀況,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對貨幣政策、信貸服務、資本市場、保險、融資渠道、外匯管理、金融服務、財稅支持、改革風險等九個方面內容進行了具體部署。其中,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滿足合理資金需求等兩項內容位列眾措施之首。
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認為,這三十條意見是落實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更具針對性的體現,其中提出的爭取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7%左右的目標,是亞洲金融危機以來M2最高增長目標,體現出當前宏觀調控反周期調節的特點。“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達到,能夠適時地擴大流動性、擴大基礎貨幣的發行,對工業的增長,就業的保障和經濟平穩發展,意義重大。”
此外,針對銀行惜貸現象,金融三十條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基本面比較好、信用記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張其佐說,這三十條意見還體現了當前宏觀調控的另一特點,就是財政貨幣政策正在更好地與產業政策相配合協調。實現保增長的關鍵就是要保工業。中國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階段,工業的增長對于經濟增長、就業增加至關重要,目前向企業傾斜的政策,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
“對銀行來講,保增長是一個大局,如果銀行純粹基于這種風險而畏縮不前的話,就會影響工業增長,從而使經濟下滑的問題變得更嚴重,銀行自身的存量貸款也會很受影響,最后受危害也自然包括銀行業。所以對銀行來講,也需要擴大信貸投放,在經濟保增長的同時,才能保住自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股市、樓市、車市:擴張調控政策工具促市場穩定發展
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老百姓關心的股市、樓市、車市三大市場都受到了高度關注。如何提振市場信心、促進這三個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治理水平,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增強投資者信心。會議強調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同時,將住房和汽車消費列為明年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
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則進一步明確將出臺信貸政策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并支持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發展,拓寬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渠道。
分析人士認為,這對三個市場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將有效增強人們對市場的信心,穩定預期。而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更是為市場回暖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預計,明年二季度,政策對實體經濟提振效果會逐漸露出端倪,基本面預期的企穩會逐步取代純粹的情緒刺激,成為股市新的且強有力的提振動力。
對于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業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政策基調更是為其走出低迷狀態創造了有利條件。分析人士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夠有效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輸血”,維持企業資金鏈不斷裂,防止房價“超調”,早日穩定購房人的預期。而除了信貸規模的擴張,未來可以預見的降息可能節約房地產企業資金成本,這將成為穩定房價及購房人預期的重要條件。
另外,降息將帶來購房成本下降,引發交易量持續回暖。數據顯示,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次日,上海的日均預售套數比11月上升了35%,比10月份則是上升了56%。北京雖然受季節因素影響冬季售房量會下降,但12月份日均銷售僅比11月份下降25%,比10月份仍然上漲20%。
已經構成居民一大消費點的汽車市場也有望在新一輪調控中受益。雖然受經濟增速下降影響,在居民資產價格縮水和收入增長放緩的壓力下,明年汽車業發展不容樂觀。但從長期來看,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以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都是汽車業的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