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發布《2013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形勢展望》研究報告,稱2013年我國智能制造、在線服務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熱點,智能工業將成為工業發展新方向。
報告指出,2013年,以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運營、智能管理、智能決策和智能產品為典型特征的智能工業將成為行業發展新方向。當前,智能制造在一些集中度較高的工業領域,尤其是在原材料、裝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得到初步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工業產品智能化,使得制造企業可以基于網絡開展在線運維和遠程服務等各類增值服務,明顯促進了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推動價值鏈從制造環節向研發、交易、集成和服務等環節延伸和拓展。一批從工業企業內部剝離出來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如寶信軟件、長春一汽啟明、武鋼新技術公司、攀鋼托日公司等,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有效推動了信息技術及相關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2013年,3D打印技術將開始應用在工業設計、數碼產品開模等領域。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軟件應用開發等先進技術于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將更為廣泛,預計2013年我國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將達到7.5萬臺。工業各行業將更加重視基于網絡、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工業的發展不僅將促進多領域技術集成,推動工業技術根本革新,還將促進形成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的新管理觀念,引發產業組織模式革命性創新。
報告認為,雖然我國已制定了推進“兩化”融合的戰略目標,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和宣傳推廣工作,但是財稅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服務體系等具體推進政策仍需進一步加強。報告建議明確我國“兩化”融合專項資金支持重點。一是大力支持裝備制造業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裝備的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鼓勵裝備制造企業與上下游核心供應商、重要客戶建立集成化的供應鏈系統,支持骨干企業在系統集成、提供解決方案等方面開展增值服務,推進裝備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二是支持消費品工業發展全程質量監控,加快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產品質量追溯等領域的應用,支持消費品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鼓勵第三方機構加強消費品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三是促進原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資源計劃和制造執行系統的集成,鼓勵發展智能的綜合管理系統,推廣精益生產,支持一批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水平。四是開展智能工業試點示范,圍繞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綠色發展能力,支持一批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運營、智能管理、智能決策等方面的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