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CEO郭臺銘宣布計劃為裝配生產線配備100萬機械設備,也是公司在自動化生產進程上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富士康一直都不怎么愿意談論這一計劃的進展情況,不過據最新的報道,富士康的自動化進程計劃已經在穩步進行中了,某些工廠工人也感覺到了自動化帶來的效果。
6月份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表示未來的自動控制技術將消除單一重復的工作內容,這些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分派給那些低工資的操作工人的。郭臺銘還說在未來的5~10年間,他希望能夠建立起第一家完全機械自動化的工廠,雖然這一計劃可能還面臨諸多挑戰。富士康的發言人LouisWoo說,如此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需要注入非常多的資金,而且富士康希望在生產線上使用業內最好的機器設備。另外也面臨一些政治上的問題,富士康一直以來在中國都是養活一大批低工資工人的企業。
不過富士康仍然堅持認為自動化生產將幫助企業提升產量,把更多地工作交給機器人完成在效率上會比先前人工的更高。自動化的引進也能幫助緩和工人的緊張工作情緒。
富士康的這一做法似乎與今秋奧巴馬總統的演講有呼應的意思。當時奧巴馬被問及將制造行業帶回美國的可行性,奧巴馬回答說那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應該不會回到美國,取而代之在未來制造行業于美國的回巢應當會專注在發展高級制造技術方面。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企業采用機械設備進行生產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不知道這種策略未來是否有機會刺激美國制造行業的發展。先前蘋果把Mac產品制造帶回美國,核心之一就是自動化生產,1億美元的啟動資金就能實現自動機械制造。
不過人工成本實際上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而已。類似蘋果這樣的企業當前依賴于復雜的生產鏈,這一生產鏈主要位于亞洲地區。蘋果的生產區域聚攏在一起,也便于產品設計時生產流程的即時更改。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中國的蘋果產品大規模生產才能夠隨著蘋果的要求達成速度上最快的轉變,靈活性非常出色。
富士康已經宣布計劃將生產動作擴展到北美,富士康未來更多打上“MadeinUSA(美國制造)”烙印的產品將會出現在全球市場上,同時富士康將生產線擴展到美國對整個生產來講也是個相當大的挑戰。為了克服這一障礙,富士康需要盡快掌握機械自動化驅動的未來。在美國的生產,相較在中國的低成本人力資源,更需要高價值的工程學人才。
用機械臂解決勞工沖突懸疑
鴻海精密在大陸擁有150萬名工人。雇傭童工、員工自殺,以及今年9月一家大陸工廠發生的群體性斗毆等一系列丑聞,令該公司近三年來備受困擾。與此同時,該公司在中國內陸地區的“富士康”(Foxconn)工廠還面臨用工荒問題。
實現iPhone、電視機、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的自動化生產,或許能使富士康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困局。但鴻海精密的一些管理人士指出,一些工廠裝配的機械臂只能完成諸如移動某個元件這樣簡單、重復的任務。打磨iPhone金屬外殼等許多復雜的工序,仍需人工完成。
鴻海精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稱,董事長郭臺銘制訂的配備100萬臺機械臂的目標就像是驢子面前掛的那根胡蘿卜,該公司一直在力爭開發這方面的技術。
所謂機械臂,在大陸媒體的報道中被稱為工業機器人。2011年,郭臺銘曾宣布,希望到2012年底裝配30萬臺工業機器人,到2014年裝配100萬臺。但在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推后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期限,稱自己希望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并在數年內通過自動化消除簡單重復的工序。
知易行難,首先是資金問題。一些分析師稱,建立自動化工廠所需的資本開支將非常高。SanfordBernstein分析師AlbertoMoel預計,相關年度開支至少需要21億美元,甚至可能超過100億美元,具體數字將取決于機器人的花費,以及自動化的程度。他說,富士康的年度資本開支歷來低于30億美元,除了該公司在中國內陸大舉擴張的2011年。
郭臺銘手頭看上去并不充裕。由于大陸工人薪資上漲,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鴻海精密的利潤率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分析師們稱,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利潤率從一年前的2.2%反彈至3.4%,原因是該公司提高了裝配收費。
除了郭臺銘的聲明,富士康的自動化計劃一直是保密內容。但富士康深圳裝配線的幾位工人說,工廠正在推行一定程度的自動化。
富士康的管理人士稱,該公司正在自主開發更多機械和自動化系統。鴻海精密發言人胡國輝也說,正在購買行業內最好的工業機器人。
胡國輝同時提到,由于大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周期很短,在生產過程中引入工業機器人,對于提高效率的意義不大。“一種產品的自動化流程剛剛穩定,就已經到了該產品的生產周期的末端了,而后又將有新的產品出現。現階段多數領域用機器人還是比人貴。要想形成明顯替代關系,近三年不現實,但在十年這樣的長周期里確實是個趨勢。替代信心來自兩方面:一是機器人價格與人力成本“此消彼長”。五年前一臺焊接機器人售價50萬元,現在降到15萬元。與此同時,制造業的工資水平每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二是機器人不會疲勞,也不像人有情緒波動,其生產的產品質量一致性更高。實踐數據顯示,在電子產業打磨拋光環節引入機器人后,產品優良率從87%提升到93%。
百萬機器人計劃仍障礙重重
據報道,蘋果供應商鴻海精密曾表示計劃在其遍布中國各地的工廠安裝機械手臂,以提升生產效率和解決工人騷亂問題。然而,未來十年其自動化生產流程努力將面臨諸多重大障礙,如高額成本和快速的技術變革。
鴻海中國工廠的工人總數高達150萬,近年已經先后遭遇多起備受關注的事故,從被指聘用童工,到一連串的員工跳樓事件,再到9月一家工廠出現大騷亂。在過去十年間,富士康在中國大陸也新建了工廠,時不時就會面臨招工困難。
對富士康來說,自動化iPhone、電視、游戲機等電子設備的生產可謂意義非凡,因為它既能提升該公司的生產效率,也能夠遠離2009年以來已成為其代名詞的員工跳樓自殺和工廠沖突問題。不過據鴻海的一些高管稱,安裝在部分工廠的機械手臂只能夠執行重復性的簡單任務,如移動一塊零部件。很多復雜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屬外殼,仍需要人工操作。
一名匿名鴻海高管說道,“董事長安裝100萬機械手臂的目標就像是掛在驢子前面的那根胡蘿卜。公司一直在追逐這方面的技術。”
2011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表示,他希望今年年底前機械手臂安裝量達到30萬,到2014年達到100萬。但在6月鴻海的股東大會上,他推遲了目標的實現時間,稱希望未來5到10年推出首批全自動工廠,“未來幾年”通過自動化技術淘汰掉單調乏味、千遍一律的任務。
成本危機逼使工廠制造自動化
建設自動化工廠所需的資本支出將非常巨大。市場研究機構SanfordBernstein分析師阿爾伯托.莫爾(AlbertoMoel)表示,為此富士康需要花費的費用將在21億美元至逾100億美元之間,具體取決于機器人的成本和自動化程度。他說,相比之下,該公司每年的資本支出通常不到30億美元,除了在中國內地進行擴張的2011年。富士康并沒披露其資本支出預算。
由于工人工資不斷增加,鴻海利潤率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一直處于下滑。但在第三季度,由于組裝費的增加,其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2.2%回升至3.4%。
鴻海發言人胡國輝(LouisWoo)指出,鑒于大多數消費電子設備的生產周期都很短,在生產流程中引入機器人還會面臨低效問題。他說,“到你熟悉生產流程或者整個流程趨于穩定的時候,產品生產周期已經結束了,開始需要生產另一款產品了。”
胡國輝不愿意透露富士康目前的機器人使用量,以及實施全面自動生產的時間表。除了郭臺銘的聲明之外,富士康一直對其自動化計劃三緘其口。但據富士康深圳工廠的一些工人透露,工廠正在實施一些自動化技術。一名在富士康深圳龍華工廠已經工作兩年的姓張的員工稱,今年早些時候工廠引入機械手臂之后,在其中的一條生產線他有同事被調職。
他說,“以前該條生產線有大約20至30人,但增加機器人之后,人數縮減至5人,他們也只是負責開關機器按鈕,以前則是負責將零部件插到主板中。”
富士康拒絕對員工調職一事發表評論。
富士康推動生產自動化并不受中國政府的歡迎,因為富士康相當穩定地創造了大量的崗位,為全國各地的人提供就業機會。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稱,富士康發表有關自動化的聲明,也許也可以視作是其施壓各地政府實施更多政策來幫助它帶來穩定的勞動力的方式。富士康回應稱,其自動化計劃旨在幫助它生產更多精良的產品,并提高勞動力的工藝。
富士康高管們表示,公司正在自主研發更多的機器和自動化流程。胡國輝還稱,公司一直在購買“業內最好的機器人”。
他說,富士康正試圖將機器人應用于比較危險的生產工序,鴻海也在研究將自動化生產技術用于生產周期比較長的設備,如面向企業市場的產品。
“如今年輕一代的工人不想繼續從事無聊乏味的重復性工作,特別是制造行業,”胡國輝說道,“我們得開始在生產流程中增加更多的價值,否則將難以吸引到年輕一代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