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的車間正在迅速現代化。這一切,都是勞動力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
在第十四屆高交會展館內,嘉騰電子有限公司的機器人雖然行走在不起眼的角落,但仍抓住了不少人的眼球。這種早就在發達國家工廠普及的機器人,如今在中國國內也流行起來。
“在美的的工廠里,原來需要13個人的工作崗位,用上一臺這樣的機器人后,只需要3個人即可,如果是雙班倒的話,一臺機器人就可節約20個人。”嘉騰公司市場部經理陳日騰介紹,如果1個人按年薪4萬元計算,20個人一年要80萬元,而購買一臺這樣的機器人只需7萬元。
關鍵是,隨著勞動力年齡結構的變化,新參加工作的年青一代越來越不愿意從事搬運等簡單枯燥的工作,這些工作剛好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做。
由于使用了WIFI等定位技術,行走機器人動作精確。據介紹,在菲亞特、華為、美的、神龍汽車等公司車間,行走機器人已開始使用。
企業家們也越來越感知到采納新技術的迫切性。
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局局長孫殿義在“科學與中國”的院士論壇上表示,他到浙江臺州調研,生產變速箱的萬里揚公司董事長非常愿意跟他交流。“這位董事長說,近30年來公司的生產方式幾乎沒怎么變,現在看來是因為占地早,勞動力便宜,所以前些年能賺錢,但現在這種模式已發展不下去。”萬里揚公司董事長想轉型,并希望中科院提供技術支持。
孫殿義還提到一個例子。一家襪子產量龐大的中國企業,進口了最新的意大利設備,但外商不愿意提供縫紉襪口的技術,因為害怕中國公司模仿,公司只得大量雇人手工縫紉襪口。這家公司也提出要中科院幫其解決。
富士康剛來到中國時,也不愿意采購先進設備,因為雇傭人力更為便宜,但現在富士康提出來要大量采購機器人,提高自動化水平。
多數企業在制定經營策略時,都是緊跟當前實際情況。當中國勞動力價格便宜,土地價格便宜,能源價格便宜時,企業家只要充分利用這些要素,就可以在國際上形成競爭優勢。如果使用先進機械的成本更高,企業家當然沒有動力。如今勞動力越來越貴,靠大量使用廉價勞動力已經沒有優勢,企業家自然爭相添置新設備,并不得不走上技術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