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3年4月26日
第三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25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等嘉賓出席開幕式。來自兩岸及香港的財經界人士、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等300余人就大中華區未來的經貿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目標與新動力、城鎮化進程全面啟動帶來的新機遇、協力打造華人品牌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三地關系
香港一直在大中華經濟區的合作中處于獨特地位。回歸后,香港積極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在推動區域經濟的合作與發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為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致辭中專門談到了香港走過的道路。
梁振英說,過去30多年,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牽引香港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發展,為香港經濟帶來更高的產值。回歸之后,香港和內地,在一國之內,以“兩制”的形式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兼備“一國”和“兩制”的優勢。
梁振英特別指出,兩岸和香港在過去30多年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各自取得巨大的成就,各種關系也穩定發展。客觀地說,這段時期是中國人在近代歷史的黃金時期。我們各自取得成就,關鍵是我們都能擁抱歷史進程帶來的變化,拋開顧慮,放下包袱,接受開放,否定零和,相信合作,并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三地的關系。今后,只要我們不斷地突破框框,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兩岸和香港的經濟必定會創造和用好更大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周波認為,香港當前還可在如下兩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是穩步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既為人民幣“走出去”提供試驗場,也為香港提升國際金融競爭力創造新優勢。二是積極參與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的開發,協助國家“以開放促改革”,發揮這三個平臺在對香港開放和學習借鑒香港方面的先行作用及深化粵港澳合作的示范作用。
周波強調,香港既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又有祖國作為堅強后盾和“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只要發揚拼搏進取,不甘人后的精神,抓住機遇,求新發展,一定能在大中華地區大展身手,再創輝煌。
建構符合共同利益的分工體系
今年是兩岸關系穩步推進、全面發展的一年。如何進一步提升兩岸及香港的經濟合作水平,開拓區域合作新的模式,是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表示,如果三地的產業,按照各方利益各自發展,將會出現利益不能和諧的現象,要警惕“競爭大于合作”的局面出現。面對韓國和新加坡等周邊國家的競爭,三地應該更積極思考,推出更積極的產業政策,在制造業及服務業發展上,建構符合共同利益的分工體系,并提出強有力的政策工具,引導主要產業的發展。
臺灣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指出,目前大陸非常重視城鎮化發展,農村也要富起來,且大陸消費者眾多,對民生日用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檔次也越來越高,市場空間很大。大陸“十二五”時期著力推行的“擴內需”政策,將為臺灣企業尤其是臺灣中小企業帶來廣闊的市場商機。他希望三地加強合作:三地同心,其利斷金。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表示,鼓勵和支持三地加強企業合作、金融合作和建立更多的機制化交流合作平臺。他說,今年是CEPA簽署十周年,ECFA也已實施三個年頭。港臺兩地眾多有識之士殷切期待,積極創造條件,推進港臺商簽經濟合作協議,使之與ECFA、CEPA一道,成為密切聯結兩岸及香港經貿的紐帶,為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構建更堅實的支柱。內地和香港、臺灣唇齒相依,兩岸及香港若能密切合作,不僅貢獻于華人社會,對整個世界也將作出巨大的貢獻。
在城鎮化進程中尋覓商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劉憶如、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等與會專家,就論壇主題發表了專題演講。
內地經濟結構正在發生全面深刻變化,特別是城鎮化進程的啟動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這些變化也將為香港、臺灣地區經濟發展和企業投資提供新的商機。
李偉認為,隨著內地投資、出口增長的下降和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化,預計消費率將呈穩步提升趨勢,逐步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內地市場也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劉憶如表示,城鎮化創造的新一批中產階級將是消費增長的最大動力。對于現代化基礎設施的提供,除了水電交通等基本需求之外,更應著重全面城鎮生活方式的建立,包括住房、社會保障與福利、就業、信息、教育、醫療、環保、餐飲、旅游、保險、區域銀行等。而這些領域所帶來的無限商機,也正可讓臺灣最具優勢的軟實力,得以發揮參與。
林天福說,服務性消費行業將是港臺從內地城鎮化進程中最先受惠的部分,包括文化、娛樂、旅游等,其次就是二、三線城市的基礎建設和農村地區的物流供應,同樣孕育了無限商機。
李偉指出,從三地的稟賦和優勢看,內地巨大的內需市場和發展潛力、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貿易港的地位、臺灣的研發能力和轉型升級經驗,為三地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內地經濟轉型、發展內需和進一步全球化的進程中,香港可以借助發展人民幣市場來提升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活力,臺灣則可以借助龐大的內地內需市場深化產業升級、通過加快兩岸合作打造全球產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