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
新一輪產業變革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充分認識新一輪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認識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創新驅動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國際金融危機后,為擺脫危機影響,西方主要國家加大了研發投入,著力發展信息、生物、數字制造、綠色能源等高端技術,科技創新出現新態勢,技術融合呈現新特征,制造方式發生新變化,產業發展孕育新形態。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目前,有兩個成果受到廣泛關注。一個是《經濟學人》2012年4月發表的保羅•麥基里《第三次工業革命:制造業與創新》的專題報道,闡釋了正在發生的由智能制造技術引領的制造業變革。另一個是美國未來學者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討論了由互聯網與可再生能源融合引發的新一輪工業革命。
對未來產業革命的方向,現在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事實上,產業革命是很難預測的,但新一輪產業變革已經呈現出諸多新特征。
第一,制造服務化。信息網絡技術正在改變服務貿易特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迅猛發展,國際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從制造商向提供最終解決方案和相關服務轉型。這表明,制造服務化態勢日趨明朗,前臺主要是服務,后臺雖然還是制造,但服務環節越來越成為制造業價值鏈增值的主體。
第二,生產智能化。云計算、大數據、3D打印、智能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形成智慧靈巧的高效生產方式。生產智能化改變了原來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方式,轉向多樣化、分散化的生產方式,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將成為可能,標志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
第三,組織網絡化。與以往的國際分工形態不同,跨國公司利用全球生產網絡和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把每個工序和增值環節配置到成本相對最低的區位,再用生產控制網絡和物流網絡進行系統整合,構建全球產業鏈、營銷網絡和服務體系,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
新一輪產業變革有利于我國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加工組裝環節利潤占比下降,我國傳統的低成本比較優勢將明顯減弱,而且個性化定制和“分散生產、就地銷售”新興業態的興起,對我國規模龐大的制造業將形成新的沖擊。要在外部發展環境復雜變化和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權,必須推進我國產業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
? 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面臨新形勢和新要求
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增長方式、供需關系和市場結構深刻調整,市場擴張速度明顯放慢,外部需求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我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在中高端技術領域,由于研發能力和人力資本條件制約,難以與發達國家抗衡,在中低端技術領域,由于低成本優勢減弱,又面臨要素成本更低的新興經濟體追趕競爭,出現“前有圍堵,后有追兵”的態勢。
隨著國際市場擴容放慢和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我國產能過剩的矛盾凸顯出來。不僅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風電設備、太陽能光伏等新興行業領域也面臨較大過剩壓力,壓縮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勢在必行,主要依靠產能規模擴張支撐經濟增長的方式已難以為繼。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增長階段的變化,支撐我國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勞動力、土地、礦產資源等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優勢開始減弱。近年來,企業面臨人工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土地、礦產等資源和生態環境瓶頸約束日益強化,要素價格持續上升,依靠大規模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資源環境支撐經濟增長已經越來越困難。
面對全球以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產業變革新態勢,我國企業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地暴露出來,大多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沒有研發活動,即便是有研發活動的企業,研發規模和研發水平也偏低,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仍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高度依賴低端加工組裝、缺乏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的產業體系已越來越不適應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如不加快提升研發能力和產業技術進步,部分已有的技術路線和生產能力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風險。
國內外環境新變化,要求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上來。新形勢下結構調整的核心已經由過去的產業間、產品間比例關系的調整,轉向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由以往的成本和價格競爭,轉向質量、技術、品牌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由主要依靠資源要素的大規模高強度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大幅增長,創新能力有所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開始顯現。但總體上看,經濟增長仍主要依靠要素驅動,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不強,推進經濟增長向創新驅動轉變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制約因素。
一是企業創新能力薄弱。據統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計研發機構僅約占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7.8%,長期以來形成的代工和加工貿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研發能力的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僅約為0.71%,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研發機構平均僅有50多人,而跨國公司一般都擁有規模龐大的研發中心,人員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人。
二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我國技術研發活動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許多技術成果的研發沒有以市場為導向,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企業沒有成為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體,而大量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缺乏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條件和動力。
三是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長期以來,能源資源和生產要素價格扭曲,資源要素供給壓力沒有轉化為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動力。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不完善,與經濟發展結合不緊密,不適應經濟增長向創新驅動轉變的要求。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由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邁進的階段。從國際經驗看,這一時期已經具備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客觀條件可能性。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第一,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科技要素向企業流動,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研發平臺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成果向企業轉移機制,推進傳統制造向以研發為基礎的制造轉型。
第二,把科技創新與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我國正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能源,市場潛力非常大。要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結合起來,力求掌握核心技術。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
第三,構建科技創新的動力機制。加快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市場化改革,深化壟斷性行業和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力度。
第四,強化科技創新的教育和人才基礎。推動經濟增長向創新驅動轉變,對深化我國教育和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有利于創新潛能充分發揮的體制環境,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使全社會創新潛能充分迸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