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物聯網學術界公認的最高端學術會議,第三屆國際物聯網學術大會從24日開始在無錫舉行,吸引了全球眾多業內頂尖專家和學者到會參與討論。在多個專業論壇上,這些在物聯網產業中浸淫已久的大腕們毫不諱言自己的觀點:物聯網發展盡管目前方興未艾,但仍存在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當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而今后幾年,將是物聯網產業由“起步發展”到“規模發展”的關鍵階段,如能抓住機遇,我們身邊有望崛起像蘋果和facebook這樣的新興旗艦企業。
過不過熱?專家和業內人士有不同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會上表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視物聯網的國家,但很多地方大力推進物聯網產業的做法似乎還停留在概念層面,因此出現了一些過熱的苗頭,需冷靜對待。
但一些業內人士對此并不認同。參加此次物博會的天安在線公司負責人說,物聯網產業是一個多產業集合的概念,其中微電子產業等都還在遵循著自身的規律和節奏發展,現在物聯網應用還沒有真正進入千家萬戶,因此不能說這個產業就“過熱”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由地方政府圈定某個產業、再調集資源大干快上的“大躍進”模式,這對任何一個新興產業來說都是致命的傷害。
論壇上,多位專家也表達出類似觀點:物聯網產業要避免“賺快錢”的投機心理,要重視對產業規律和技術內涵的挖掘與應用,重視創新對于企業發展和提升的驅動作用。再先進的技術也要有市場來支撐,否則,前期的大量投資只會加劇供需失衡的矛盾,行業和企業只能通過洗牌等待下一個周期的到來。
要有耐心,真正的物聯網特征還未顯現
“物聯網吆喝了這么長時間,為什么老百姓感覺身邊真正的應用還是太少?”針對這個問題,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全球物聯網都還是處于初級階段,物聯網盡管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領域都有了一定突破,但還沒有大規模進入消費領域,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真正物聯網特征還沒有顯示出來。葉甜春闡述了自己的物聯網“四階段論”:2010年之前是概念階段;2010年到2015年是物聯網的初始階段,只有大規模的鋪設應用之后,要管理的物品、物體達到百萬量級、千萬量級,才能具備真正的物聯網特征;2015年到2020年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半智能化傳感網階段,舉個例子,智能醫療網絡將會越來越綜合,從一個醫院到一個地區,再到一個省甚至到全國,整個智能醫療系統會建立起來,從而大大方便人們生活;第四階段是2020年后,產業整合進入新階段,物聯網實現和生活的充分融合。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楊咸武在會上也說,今后幾年將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由“起步發展”到“規模發展”的關鍵階段,最近科技部正在聯合有關部門制定物聯網科技創新的專項規劃和相應的行動計劃。
不要僅僅把物聯網產業當成制造業
未來,物聯網產業到底是一個什么形態?鄔賀銓院士對此有自己的獨特理解:不要僅僅把物聯網當成一個制造業,而是要把它當成一個新興服務業。“我們現在都關注前段的數據收集,后臺的智能分析卻沒有跟上。海量的數據沒有很好地利用,所以不容易產生效益。”
物聯網的一大功能就是信息的追溯,目前在食品衛生、工業制造等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信息追溯僅是第一步。”在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王曉陽看來,物聯網的有趣之處在于它通過各種傳感器,將客觀世界的事物變成數字,單純展示這些數據只是應用的初級階段,而深入挖掘、分析并創新利用,才是更高境界,很可能開創新的服務、新的產業。
鄔院士舉了一個例子:硅谷有一家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等數據庫中獲得了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將各地的降雨、氣溫和土壤狀況及歷年的農作物產量做成精密圖表,從而預測美國任一農產的明年產量,向農戶出售個性化保險,如果出現未能預測的惡劣天氣損壞莊稼,該公司將全額賠付。但這家公司不但沒賠錢,反而賺得盆滿缽滿,這正顯示出物聯網時代開啟后數據分析可能帶來的新產業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