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有一個領域未來需要大量人才,那便是工業安全領域。人力部代部長顏金勇吁請剛剛畢業或考慮轉行的專業人員、經理、執行員及技師(PMETs),不妨考慮加入這一行業。
他昨天出席2009年bizSAFE(安全商業環境)大會時指出,本地目前有4000多名工業安全專業人員,但人力部預計到了2018年,這方面的人力需求會增加到1萬9000人。
未來五年將1萬個培訓空缺
顏金勇也說,下來五年,人力部將通過技能提升與應變計劃(SPUR),每年訓練2000名工業安全人員,安全協調員,安全審計員等,這意味著未來五年,這一領域將有1萬個培訓空缺。
另一方面,為了吸引更多中小型企業加入bizSafe計劃,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已和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合作,讓加入計劃的公司享有保費方面的優惠。
顏金勇在宣布這一消息時說,那些加入bizSafe計劃并取得三至五級安全水平的公司,在為員工購買工業意外保險時,能享有保費折扣。
美國國際集團助理副總裁克里福說,折扣幅度決定于各種因素,包括投保公司的業務性質,加入bizSafe計劃的年限等。
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執行總裁曹鴻添說,新加坡目前有超過14萬家中小型企業,所聘用的員工占了我國勞動力一半以上。自2007年4月以來,主動加入計劃、努力改善職場安全的中小型企業近2000家。
顏金勇說,在未來兩三年,他希望加入bizSafe計劃的中小型企業,能從目前的2000家,增加到一萬家。他說,加入計劃的公司,可以申請風險管理援助金。自2006年4月設立援助金以來,已有900家公司獲得總額530萬元的援助撥款。
他說,當前經濟環境,對大小企業都是一種嚴峻的挑戰,有些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可能會削減安全與衛生方面的費用,但他認為這是“短視”的作法。
他指出,提高職場的安全與衛生水平,將能減少工作流程受阻,還能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更能讓公司在經濟好轉時掌握先機。
在解釋工業安全領域為何需要更多專業人員時,顏金勇說,政府已制定目標,要在2018年把職場死亡事故,減到每10萬名工人中只有1.8宗以下,要達到目標,就一定要增加這方面的專人。
職場死亡事故已從2004年的每10萬名工人中有4.9宗,減少到2008年的2.8宗。
他說,下來幾個月,人力部和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將會緊密合作,吸引更多專業人員、經理、執行員及技師加入這一領域。
在回答媒體的問題時,顏金勇說,當經濟蓬勃發展,人力市場緊繃,很難吸引新人進入這一行,現在經濟放緩,是吸引人們進入這一領域的良好時機。隨著政府加強對職場安全的管制,這一領域未來有很多發展空間。
在回應星展集團的研究報告所說的明年中可能流失9萬9000份工作時,顏金勇說,今年經濟預料會萎縮2%到5%,人力市場因此也會萎縮,但他認為與其關注失業人數,不如考慮怎樣才能減少裁員,政府已推出雇用補貼,技能提升與應變計劃,上個星期又推出專業技能計劃,目的都是要盡可能減少裁員,也幫助受影響員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