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恰逢中歐光伏雙反案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談被業界寄予厚望。會后,默克爾表態德國將介入相關談判,確保歐盟不會向中國征收永久性關稅。但德國真的能滅掉這場龐大貿易戰已經點燃的導火索嗎?
事實上,一家德國的光伏制造商正是這輪“雙反案”的始作俑者。如今,不希望事態擴大的依舊有德國人在列。
由于全球光伏業已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體,“雙反”制裁可謂是七傷拳,先傷己,再傷人。據德國咨詢機構Prognos研報,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能為歐洲的光伏產品企業帶來一定好處,但它創造的工作崗位,僅能彌補其他方面被削減工作崗位數量的1/5。害處則是,3年內僅在德國便可能流失8.4萬多個就業崗位,而在歐盟范圍內將失去最高24.2萬個就業崗位。
另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對歐盟多晶硅反傾銷正式立案后,國內市場來自德國的進口多晶硅成倍增長,這些低價多晶硅產品也令國內企業感到“壓力山大”。
國內光伏行業研究員告訴上證報記者,若此次歐盟仍將宣布對華光伏產品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那么作為反制措施,中國方面對歐盟多晶硅產品的稅率很有可能從此前預測20%左右提升至40%-50%,對德國多晶硅制造商顯然也將構成打擊。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的分析,歐委會初裁結論并不需要成員國的同意,但終裁結果則要經過成員國的認可,因此目前關注的焦點是12月的終裁能否翻盤。而德國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國,有關專家認為其意見對歐委會將能起到一定作用。(記者王文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