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我國的裝載機行業影響巨大。從2008年8月份開始,我國裝載機的銷量開始同比負增長,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裝載機的銷量一直維持同比降低40%多,2009年1月份更是達到了54.40%下滑幅度。
金融危機下,國內裝載機市場需求依然看好。
裝載機行業需求中最大的是基礎設施建設、采礦業以及房地產等工程建設項目。而當前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對能源的需求疲軟,導致采礦業受到很大影響,據權威預計,2009年我國采礦業投資將會表現出持續的下滑走勢,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對裝載機產品的市場需求。在房地產方面,我國正面臨著10年不遇的深度調整,購房者的觀望已使眾多房地產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房地產行業對裝載機市場的帶動作用已大大削弱。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政府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十大產業的振興規劃,出手比較快,力度比較重,效果比較明顯。而4萬億投資規劃中的第一批1000億元的新增投資計劃和投資預算已在2008年12月18日前全部下達,第二批的1300億元的中央投資,2009年春節前也已完全到位,而今年新增中央財政支出及由此帶動的近萬元投資,有望在2月末進入實施階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的4萬億的投資規劃已形成了巨大的帶動效應,各省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已將這4萬億擴大到近20萬億。如此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對裝載機市場的帶動作用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由于采礦業和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對裝載機市場的影響。
從全球來看,任何企業想要在裝載機市場有所作為,都不能忽視中國的這個市場,2008年中國占到了世界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形勢下,2009年中國裝載機市場將為世界市場帶來新的生機。
沒有高技術含量為依托的出口是不能長遠的。
在出口方面,裝載機的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更為明顯。最近這幾年由于國內裝載機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并且在海外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銷售網絡和渠道。但是在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下,國外對裝載機設備的需求驟減,使一度紅火的裝載機出口市場一下子回落到冰點。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調查,雖然在整體上2008年我國的裝載機出口市場仍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這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上半年裝載機的出口平均每月增幅高達138.81%,而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機越來越明顯的影響,裝載機出口快速下降,到2008年10月份已呈現出負增長的走勢,2009年1月份出口量更是同比下降了56.39%。
對于我國裝載機產品僅僅以價格優勢取得的出口優勢將是短暫的,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影響的海外需求減弱的形勢下,沒有以高技術含量為依托的出口是不可能長遠的,不能抗拒任何風險的。
裝載機企業面臨全程風險,行業進入新的整合期。
2008年危機帶來的鋼鐵價格暴漲暴跌,對工程機械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由于鋼鐵價格對工程機械影響的滯后性,很多廠家都需要調整了對原材料的庫存,調整產品的生產周期,來應對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再加上整個經濟形勢的不穩定,使很多裝載機企業不僅面臨著下游需求減弱的風險,同時還要面對上游的生產制造風險,以及中游的經營風險。一些實力小的廠家,在動蕩和危機中紛紛倒閉或者退出了裝載機市場,裝載機行業又一次面臨著重大的整合和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金融危機對裝載機行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或許通過這次調整,我國的裝載機行業會踏入更加理性,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上來。
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眾多產品領域中,裝載機行業可謂是金融危機受災的"重災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與我國裝載機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產能過剩以及行業相對不規范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對于我國歷經磨難的裝載機行業來說,在當前這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下,或許能夠真正的實現成熟期的徹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