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5月31日召開發布會,公布內陸核電環境影響評估的研究結果。該研究認為,我國擬建內陸核電項目安全標準高,不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不可能發生類似日本福島的嚴重事故。發布會選在桃花江核電項目所在地湖南省益陽市召開。
2012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針對內陸地區的地質條件、水資源狀況、環境承受能力、公眾可接受性等與內陸核電建設相關的質疑,組織專家開展課題研究,并撰寫了《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的評估》的報告。研究涉及對內陸核電廠環境會造成影響的8個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電廠選址、用水、散熱、輻射影響、嚴重事故后的環境風險和緩解措施等。
這些研究認為,我國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標準一致,內陸核電廠與沿海核電廠安全標準一致,在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方面內陸廠址更嚴格;我國內陸核電廠的水、氣等排放達到國際高標準要求,對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的增加量遠低于環境本底輻射水平,不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我國擬建內陸核電項目選址條件良好,不可能發生類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那樣的嚴重事故;采用二次循環冷卻技術的內陸核電廠的淡水消耗量不會影響流域水資源量;內陸核電廠下游水質可達飲用水標準;通過采取進一步的工程措施,可確保嚴重事故下水資源安全及公眾健康;內陸核電廠嚴重事故對公眾的健康風險要小于人類其他活動。
研究者之一、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副總工程師陳曉秋表示:“世界多個國家發展核電的實踐證明,濱海核電廠與內陸核電廠沒有本質區別,一樣都是安全的。法國和美國的內陸核電比例分別占到69%和61.5%,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臺核電機組;有些國家如瑞士、烏克蘭、比利時等,其核電廠全部建在內陸。”(記者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