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立“機器換人”與機器人技術產業發展聯盟,計劃五年內建設一個機器人領域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個國家級的工程中心;完成100家以上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工程;培育10家以上的機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機骨干企業。
近年來,選擇讓機器人上崗的企業越來越多,富士康、比亞迪(002594,股吧)、長城汽車(601633,股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雷柏公司等都擁有機器人員工。數據顯示,在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僅為3500多臺,而到2011年時,這個數據已經躍升為7萬多臺。2011年,日本發那科、德國庫卡等公司在中國的機器人銷量增速均超過100%。
“機器人”市場井噴似乎即將來臨,因此,它將對制造業就業市場產生的沖擊也日益臨近。不過,此前有專家表示,中國工業機器人不會形成很大規模,因此,對就業市場的整體影響并不大。
眾所周知,未來工業生產必將是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方式甚至是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員工接手大量低價值的、重復的勞動無可厚非,這種節省企業成本、解放一部分勞動力的做法在工業發達國家早已非常普遍。
在德國,光學公司打磨玻璃的車間員工寥寥無幾,因為,機器已經代替人們完成了這項費時的工作,這與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在生產這些機器人工件的地方,卻有大量的人力在為它們服務。產品可以讓機器人生產,但機器人還得靠人力去創造。
反觀國內,制造業核心技術依然嚴重依賴進口,機器人企業生存形勢也不容樂觀。目前,國內從事機器人制造的企業超過60家,然而其生產能力、生產水平嚴重受限于基礎零部件、核心部件制造的缺乏。因此,70%的市場份額被海外4家龍頭企業占領著。
與其擔憂機器人會搶了大量工人的飯碗,不如想辦法讓這些產業工人升級、轉移,成為機器人的創造者和管理者。因為,中國制造業的困境其實是來自于缺少創造型人才以及精通精密制造和加工的高技術產業工人。而如何培養這些人才,從根本上說有賴于能夠提供給人們創造力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