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戰場,已經可以聞到硝煙味。物聯網正在撩撥著新型產業脈動的神經。如果說傳統互聯網是把人與人相聯,那么物聯網就是把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生產生活體系。
世博會上展出了各類智能家電系統,主人可以通過遠端控制,在辦公室就把家里的飯菜燒好了,把衣服洗了,甚至提前煮好了咖啡泡好了茶。這就是物聯網最簡單的生活應用。據預測,在環保、醫療、物流、電力、公安、城市交通等生產和社會生活領域,物聯網應用的產業規模將達數萬億,大大超過傳統IT產業。但是,這塊肥美的大蛋糕誰能吃上呢?
眼下看來,以IBM為代表的傳統IT業跨國巨頭仍是物聯網的掠食者。
中國的物聯網產業似乎正在重走既往許多行業的老路。國內供應商總是在外圍打轉轉,設計芯片、傳感器等關鍵硬件,操作系統、中間件、云存儲、云計算等關鍵軟件,主要還是依賴國外廠商。而做集成的多,原創的少,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東西屈指可數,這種應用本身就是給別人做嫁衣。其實,如同在彩電、汽車、PC等行業一樣,現代工業體系的規律是“核”競爭,而不是“殼”競爭。在關鍵部件上沒有研發制造能力,不論你是貼別人的牌還是貼自己的牌,利潤早就從核心部件的采購中流走了。
同樣,核心專利的缺乏更是一個巨大的瓶頸。有報告稱,在中國的信息產業中,半導體專利國外企業占85%,電子元器件、專用設備、儀器和器材專利國外企業占70%,無線電傳輸國外企業所占比例高達93%,移動通信和傳輸設備國外企業也占到了91%和89%。在任何一個新產業突破的節點上,本土創新企業頭上都籠罩著“寡頭”們的陰影,方興未艾的物聯網產業也不例外。
必須承認,這就是中國新興技術產業面對的殘酷現實。按照經典的“比較優勢”理論,每個市場參與者要作“最擅長的事情”,中國技術落后,但人員素質好,勞動力價格低,就是“做集成”的命,頂多配合點貼身服務,多掙幾塊辛苦費。這其實意味著,任何技術追趕和超越都是“不經濟的”、“高成本的”、“不劃算的”,接受別人的“技術喂養”,做聽話的打工者最好。如果放在10年前,或者5年前,這種論調還是主流聲音。可是在今天,有“富士康事件”的血淚教訓,相信許多懷有雄心壯志的本土技術類企業會不那么心甘情愿。
去年年底以來,中國各地物聯網產業躍進的態勢相當明顯。據稱,上海、嘉興、杭州、廣州、深圳、武漢、重慶等城市,都在規劃搶跑物聯網的產業發展計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運營商也在謀劃物聯網戰略。已經有人擔心,國內企業和各級地方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可能會產生低端惡性競爭,加劇內耗,進而被高高在上的跨國“寡頭”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各個擊破。
顯然,發展物聯網缺少的不是熱情和動力,而是統一的意志和總體規劃。一部基于中國國情的物聯網國家標準必須盡快制定出來,否則沒有統一技術規范的中國市場將被“多國部隊”占領,產業形態和規模會因不兼容而徹底破壞。同時,由國家專門機構出面,聯合核心研發機構、制造商、供應商、運營商和各地方政府及重點行業等應用部門,組成“物聯網產業大聯盟”,也應是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必備條件。
技術落后者的“趕超”戰略應該是集中的、高效的,甚至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否則不足以彌補硬件的差距。而一些所謂的“市場行規”往往都是“寡頭”壟斷者束縛后來者的繩索,當破則破,不能墨守成規,要能夠應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靈活的戰術技巧。這幾乎是所有新興技術行業實現突破的基本原則。
“物聯網”理念是實現物與物的智能連接。可以預見,中國物聯網產業的興盛,當首先取決于各個行業參與者,能否實現“人與人”智能化的高度配合和默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