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中國工程院張鐘華院士領銜的鑒定委員會,對湖南省研發的“變頻功率標準源”進行了鑒定。鑒定委員會認定,該項目研制的高電壓、大電流變頻功率標準源填補了國內外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的量程和頻率范圍等技術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
變頻功率測試系統是對各類變頻裝置的電壓、電流、功率、諧波等進行電量測試、計量的新型測量設備,廣泛應用于電機、風機、水泵、風力發電、軌道交通、LED照明等領域的高精度能效評測及電能質量分析。目前,國內外變頻電量測試設備尚處于無標準可依、無源可溯的局面,導致許多用戶采購了昂貴的進口儀器儀表,卻找不到法定的計量機構對其性能指標進行計量檢定。變頻調整電機、變頻功率測量設備市場需求旺盛與變頻電量的量值溯源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經成為阻礙行業有序、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因此,變頻功率測量問題是計量科技必須盡快攻克的難題。
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聯合湖南銀河電氣有限公司和國防科技大學,自2010年底開始立項研究,今年6月終于試制成功“變頻功率標準源”。8月12日上午,鑒定委員會在聽取了課題組關于變頻功率標準源研究報告,并現場考察了課題裝置后,一致認為,目前國內外變頻功率標準源的輸出電壓、電流只能達到1000V、100A,且只有少數國家擁有該項技術成果,而“變頻功率標準源”其輸出電壓、電流已達到10000V、500A,輸出頻率可達5~400Hz,成功地解決了變頻電機能量消耗的測量統一性問題。
據了解,“變頻功率標準源”課題是面向國家電機節能重點工程、面向電機節能效率測試、指導電機節能改造和變頻功率、變頻能量計量領域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上述3家單位采用數字合成、大功率放大、智能測控等技術,首次成功地研制出了變頻大功率標準源,解決了目前其他國家無法解決的變頻電量傳感器、變頻電量分析儀、變頻高電壓等儀器設備、技術參數的量值溯源的問題。
在“變頻功率標準源”科技成果匯報會上,有關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為變頻電能計量提供了良好的計量基礎,對我國節能減排、先進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和戰略型新興產業具有重大的意義。該成果為國家“電機系統重點節能工程”的變頻電機效率測試、電機試驗和電機節能改造提供了計量保障。
眾所周知,電機和電機系統是重要的耗能設備,其耗電量占全社會耗電總量的60%。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廣泛推行變頻電機改造,要實現電機運行效率提高2%至3%、電機年節能量達到300億千瓦時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變頻功率、變頻能量的測量能力是關鍵。湖南省是“變頻電量傳感器”、“變頻電量測量儀器”的研究、生產和運用最為集中的地區,也是開展變頻電量計量研究最早的地區。“變頻功率標準源”這一成果為開展變頻電量計量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悉,為提高我國在電機節能的話語權,湖南正力爭成立“國家變頻電量專業計量站”,建立“變頻電量原級計量標準”。湖南省政府表示將在機構、項目、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積極支持項目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盡快發揮這一成果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