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點點,鞭炮聲聲。中山市達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年味濃濃。
“這是我們新建的廠房,去年年底才搬進來的,明天就要開工了,很多事情都要忙。”年初九記者來到這家高科技企業時,該公司年輕的董事長蔡小如一邊處理手上的文件一邊說。
“各位新老顧客朋友們:現我公司因自身發展的需要,擴大規模,于2008年12月8日喜遷以下地址……”這是記者在達華公司《喜遷通知》上看到的內容。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有些企業撐得艱難,但達華卻因發展的需要,擴大規模,建設新廠房,逆勢而上,達華憑什么?
·憑創新闖市場新年收“重禮”
“今年1 月份,我們收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發來的傳真,我們公司申報的2008年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天線植埋和COB 定位焊接創新工藝電子標簽卡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蔡小如表示,這是達華新年收到的特殊 “賀禮”——它們不僅是金融危機下開辟市場的“寶劍”,更為達華進一步走科技路線給足了信心。
“我們的技術力量很雄厚,搬到新廠之后科技的環境更好了,這幾臺新設備都是我們最新引進的。”蔡小如介紹,去年3月,公司就成立了 “廣東省電子標簽(RFID)及智能卡封裝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這為達華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提供了技術支撐。蔡小如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產品廣泛應用在安防、交通、旅游、防偽、金融等各個領域,已經與世界各大半導體公司及國內的復旦微電子、華虹集成電路等廠商建立了重要合作伙伴關系。
·科技領跑穩抓市場話語權
雖然全球陷入金融危機,但達華的銷售額卻一直上升,去年達華產品就占據了國內RFID市場的60%以上,真正掌握了“話語權”。
產業不斷升級,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此類科技型的企業的市場才會越來越大。蔡小如告訴記者,今年達華的訂單仍然排得很滿。
“要使用國外的電子標簽芯片封裝工藝,得花幾千萬購買國外的生產設備,對一般RFID 企業來說很被動。”該公司技術人員說,類似達華這樣生產RFID產品的企業在國內也不多,據介紹,近幾年該公司成功中標有“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電子標簽”項目研制和廣州地鐵代幣票卡、多個省級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卡等一系列項目。
“開發走在人家前面,處在領跑狀態,市場主動權才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 ‘牛’起來!”說這話時,蔡小如的臉上看不到一絲因金融危機而帶來的愁緒。
· 短評
創新:讓市場對企業偏愛有加
何謂危機?對有些企業來說這次金融危機確實是一個難熬的"寒冬",但對于有些企業來說卻是"危"中有"機"。同一個環境,兩個不同的結果,原因何在?對于企業來說,能否擁有核心的技術,能否快人一步領跑,至關重要。
記者在達華公司發展歷程中發現,技術始終被其當作核心競爭力。1986年,達華電子廠創建,從音響生產起家,逐漸進入無線電領域,主要以生產功能電路、電子模塊和無線遙控組件而聞名于電子界,成為國內無線電領域知名度較高中山企業。2000年,達華開始涉足智能卡領域,并迅速發展壯大,如今,中山市達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司已成為國內生產非接觸式智能卡(RFID)的佼佼者。
從成長之日起至今,達華之所以讓業界"望塵莫及",讓市場"偏愛有加"靠的就是技術,就是創新,就是"領跑"而不是"跟風"。但愿這次金融危機能成為一次"點醒",讓不注重技術創新的企業懂得注重創新,讓已注重自主創新的企業更踐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