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機械生產基地 機器人走進“流水線”
“我國最大的飼料機械生產基地今天在江蘇揚州正式投產,基地在飼料機械生產中首次采用全自動噴涂和機器人焊接技術,并具備世界領先的飼料機械研發(fā)條件……”昨天,我市牧羊集團新廠區(qū)正式投產,央視“新聞聯播”節(jié)目在當晚報道了這一新聞。記者了解到,該生產基地建筑面積達300多畝,投產后年生產能力將達到80億—100億元。
牧羊集團副總裁王東介紹,新廠區(qū)的建設嚴格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guī)劃,采用德國、日本全進口加工設備,全球同行業(yè)中第一家率先采用流水線作業(yè),產品品質可與世界一流標準媲美。“今年預計集團銷售額將達到60億—80億元,其中2/3銷售額將產生于新廠區(qū)。”
記者沿著廠房內長約一公里的通道走了一圈發(fā)現,雖然車間很寬敞,但員工數量并不多。原來,新廠區(qū)采用的是最先進的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很多原本由人工完成的環(huán)節(jié)被機器人取代了。王東介紹說,從原材料進入車間,到制作、精加工,再到噴涂、裝配和輸送,每個流程都有專人負責,都有不同的機器人介入。
記者看到,新廠區(qū)投入使用的兩臺“焊接機器人”,大大提高了產品焊接的效率和質量。王東告訴記者,以前產品都是人工焊接,不僅需要為數不少的工人,還需要技術過硬。使用焊接機器人后,不僅工人數量明顯減少,機器人焊接的精密度更高,產品質量也得到大幅提高。
在車間東南區(qū),是牧羊集團近兩年最搶眼的研發(fā)成果——智能化操作機器人。記者看到,這些被稱為“碼垛機器人”的裝備,正通過機械手抓起一些打包好的產品,像堆草垛一樣碼放起來。
據了解,牧羊集團新廠區(qū)的建設是牧羊全球化的一個重大舉措,將為2015年達成200億元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