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
2012年全國裝備制造業進入到轉型調整的攻堅時期,面臨著從市場結構變化到新一輪技術革命沖擊等眾多的挑戰。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受國內經濟減速和下游需求大幅放緩的影響,2012年1~11月份,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明顯低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7.2個百分點。從機械聯合會重點聯系企業訂單情況看,2011年裝備制造業累計新簽訂訂單同比增長6%,而2012年累計已呈現負增長局面,其中工程機械、船舶、機床、載重汽車、發電設備訂單下滑最為明顯。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增速仍然保持在裝備全行業的前列,需求量總體保持穩步上升態勢。盡管受到國內下游制造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同比放緩的影響,全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半數以上重點企業的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在國內工業深化轉型升級,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帶動下,全行業仍將能實現20%以上的增長,產值規模由2011年的4233億元增長到5000億元以上,代表性領域態勢總體良好:
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民生領域成為熱點。1-11月,全國儀器儀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90.2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地質勘探和地震專用儀器制造、農林牧漁專用儀器儀表制造產銷增速超過30%;出口累計同比增長13.1%,其中,導航、氣象及海洋專用儀器同比增速最高,達到29.0%。細心比較數據可以看到,往年增長較快的自動化儀表行業由于與鋼、電、煤、化、油等“三高”上游產業關聯度大,同比增速由30%以上下降到10%左右,氣象、海洋、地質勘探、農林牧漁、文教、醫療等民生領域專用儀器則增長較快,這與我國近兩年以來基礎建設投資的放緩導致的工業領域需求不足、城鎮化和信息化拓展深化帶來較大民生需求有較大關系。
工業機器人保持較快發展,呈現出口與內銷兩旺的局面。2012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在26000臺左右,較上年增長約30%,保有量已接近10萬臺。進出口增速同比有所放緩,1-11月多功能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同比上升8.1%,進口額抵消匯率影響后增速持平;出口量同比增長66.1%,出口金額同比增速也達到18.1%。行業龍頭沈陽新松機器人全年營收和利潤增速分別達到38.2%和27.2%。
裝備制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對提升中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而智能制造裝備的基礎作用不僅體現在對于海洋工程、高鐵、大飛機、衛星等高端裝備的支撐,也體現在對于其他制造裝備通過融入測量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機器人等技術實現產業的提升。因此我們說:智能制造裝備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的基本工具,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是實現生產過程和產品使用過程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水平已經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