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此,重慶市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序幕正式開啟。記者從成立大會獲悉,該聯盟將成為重慶市主推產業鏈形成和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成為重慶市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的重要保障。據透露,“重慶造”機器人產業有望在2020年達到1000億~1500億元。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重慶市機器人產業面臨產、學、研脫節,各大企業、科研單位形成了各自為戰的局面。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通過抱團,創建行業標準,爭奪行業話語權。此外,重慶機器人產業還缺乏相應的規范,相關的技術細節和通用標準也比較模糊,這蘊含著巨大的機會,聯盟成立后將致力于在行業初創期發出重慶市機器人行業的聲音,力爭將重慶標準推廣為全國標準。聯盟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聯盟成立后將為重慶市機器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跟專業媒體合作開展輿論宣傳,和市政府園區和國內企業開展洽談爭取招商機會,聘請專家為會員企業提供產業咨詢規劃,以及為企業的相關項目申報出謀劃策等。“隨著聯盟的成立,標志著重慶全面啟動被稱為第四次技術革命浪潮的機器人產業,并提出了打造‘全球機器人之都’的目標。”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正面臨招工難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困擾,而且一些惡劣環境下的生產作業也非人力所能及,往先進制造業的轉型迫在眉睫。重慶機器人產業發展思路達成路徑和相關措施,已經在市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對此,行業專家認為,第一,機器人生產線的特點是質量和效率穩定,對于產品質量要求更高的廠家來說,能夠改進整個質量體系的穩定性。第二,在一些特殊環境下,如高溫、深水中,機器人比人工作業的成本和風險都更低,可以免除企業和員工的工傷風險。第三,引入機器人可以極大降低勞動力成本。一般來講,使用機器人的生產線可以降低80%的勞動力,并且還可以將效率提高4倍以上。
據了解,2012年世界機器人產銷量達16萬臺,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市場占了全球市場的1/5,目前,機器人產業正處在井噴的前夜。重慶在發展機器人產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研發方面,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的研發水平就代表國內的領先水平,完成了許多機器人產品的研發。此外,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和重慶理工大學都在和企業聯合開發機器人。依托于重慶市大批制造企業,重慶擁有其他城市難以企及的技術儲備和應用示范環境。重慶市將以市場換產業,吸引全球機器人企業來渝投資,政府將幫助進行市場推廣應用。
記者了解到,為了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重慶市將出臺大量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將成立機器人協調領導機構,整合關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政策,形成合力支持入渝機器人企業發展。將設立一直專門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金,對機器人研發過程中的各項環節提供資金扶持。此外,重慶將拿出1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設機器人產業園,滿足企業的聚集需要。“我們的目標是做出重慶品牌的機器人,并在10年內打進全球市場。”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一位負責人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