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來源:《經濟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在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關鍵時期,再一次回顧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就、總結好的經驗,對于我們進一步發揮國有企業作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一
國有企業改革是以改革為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的成功范例。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對國有企業實行計劃統一下達,資金統貸統還,物資統一調配,產品統收統銷,就業統包統攬,盈虧都由國家負責,國有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按照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向,先后在國有企業推進了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利潤遞增包干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試點,調整了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利益主體地位,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為企業進入市場奠定了初步基礎。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國家要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加強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
隨著改革的深入,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大多數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逐步規范,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加快,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深刻變化。國有企業改革給國有企業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末,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國企仍大面積陷入困境。但今天,我國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有大公司、大集團,放開搞活了一批國有中小企業,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濟效益明顯,為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突出表現為,國有資本逐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影響力、控制力不斷提升。目前中央企業80%以上的資產集中在國防、能源、通信、冶金、機械等行業,承擔著我國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氣和乙烯生產,提供了所有的基礎電信服務,發電量占全國的50%多,生產了全國超過60%的高附加值鋼材、70%的水電設備、75%的火電設備。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優化,為科技創新資源向重點企業集中提供了條件,也大大提高了其輻射、帶動能力。這些年來,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造力度加大。90%以上的國有企業實施了股份制改制,央企60%以上的營業收入、80%以上的凈利潤集中在上市公司,40多家央企實現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通過國有控股和參股的方式,國有企業廣泛吸納非國有的社會資本,擴大了國有經濟的輻射范圍,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對公共財政的貢獻更為直接。盡管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下降,但始終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2007年起,國有企業開始向國家上繳紅利,上繳比例穩步上調,目前累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約3000億元。2012年,117家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3萬億元,上繳稅金1.9萬億元。國有股權劃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使人民群眾擁有了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國資委統計,到2011年底,已有2119億元的國有股權轉讓收益劃歸社保基金。中央企業還劃轉到全國社保基金83.94億股,為社保基金提供長期收益。
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成為特殊時期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依托。2008年底到2009年中,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沖擊。面對嚴峻形勢,國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保供電、保供氣、保供油、保基礎設施、保基本生活資料價格穩定、保就業,不計得失,展示了關鍵時期的社會擔當。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中央企業第一時間奔赴抗災一線,搶修電網、通訊、交通設施,以最快速度打通“生命通道”。
二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完善的過程。當前國有企業仍然存在著市場有效競爭不足、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讓很多人對國有企業產生了很多誤解甚至錯誤認識。
比如,有很多人把國有企業和壟斷簡單等同起來。實際上,壟斷是一種市場現象,與企業的所有制形式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中,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同樣會形成壟斷。這需要通過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加以解決。又如,有的人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對立起來,并簡單歸結為此消彼長的關系。事實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兩者是平等競爭的關系,而不是“你退我進”的關系。
過去國企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改革。今后國企實現更好的發展,還要靠改革。深入分析這幾年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爭議和討論,追根溯源,還是由國企改革不到位、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特別是壟斷性行業改革進展緩慢,以及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等問題而引發的。應當看到,國企改革沒有終點,今后還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始終堅持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不動搖,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著力解決制約改革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推進國有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強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對此,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開拓創新,也需要從過去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汲取好經驗、好做法。一個經驗是必須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歷程,本身就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理論創新、積極探索的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開始調整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采取擴權讓利、承包經營、逐步放開市場與價格等多種方式,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試辦經濟特區到全方位對外開放,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有效競爭,使國有企業看到差距,激發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黨的十五大提出著眼于從整體上搞好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對國有經濟實施“有進有退”的戰略性調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戰略轉變,使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逐步形成,為國有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制度基礎。經過改革脫困、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加強管理、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一系列積極探索,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國有經濟呈現出較強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還有一個經驗是要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應該始終堅持的方向,國有企業改革也不例外。回首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從本質上講,就是要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尋找一條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有效途徑的過程。30多年間,國有企業從政府行政機關的附屬,逐步發展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與經營者,并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發展壯大,呈現出較強活力和競爭力,關鍵在于始終堅持了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自主經營,通過市場競爭,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市場主體。在市場化改革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更是從體制和機制上強化了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增強其市場化運作的適應力和自覺性。 (執筆:李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