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的不斷演進,使很多傳統行業都面臨被重新分解或整合的命運,雅昌身處的印刷業就是這樣一個行業。印刷企業正在面臨雙重風險:在行業內,白熱化的低層次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微薄利潤,已經使低端的傳統印刷企業走到了末路;而新技術的變革則將帶來整個印刷產業結構的變化,印刷業的定義很可能要被重新界定。
幸運的是,雅昌公司不是那種危機當頭才開始有所反應的公司。早在十幾年前,當行業困境還并不那么顯山露水,而雅昌還只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印刷作坊”時,它的領導人就已經開始對這個行業的命運做出思考。這種思考一直延續至今,引領了雅昌的每一次重大轉型,如今,這家曾經的來料加工企業甚至已經不被其領導人定義為印刷商,而是“數字資產綜合管理服務提供商”。
從服務領先到專業細分
1993年,已經在深圳一家中日合資的印刷公司做到了董事職位的萬捷,離職創辦了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當時的深圳,由于香港印刷企業的大量內遷,吸引了大量優秀的國外印刷專業人才,而深圳又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能夠更多地吸收國外和香港的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因此成為中國的印刷之都。行業性的整體繁榮催生了大量印刷企業的積極生長,加上萬捷本身在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印刷企業”多年的資歷與經驗,雅昌很快就實現了快速增長。1995年,雅昌成功收購了中輕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實現了從制版公司到提供制版、印刷和裝訂全面服務的綜合性印刷企業的轉變。
當時的萬捷已經意識到,印刷企業不可能僅僅依靠簡單的來料加工制造長期生存下去,因此在現有業務規模的基礎上提出了“選擇雅昌、一步到位”的口號,并提出了“印刷是服務業”的經營理念。盡管現在的大多數傳統印刷企業都已經將自己稱為提供服務的企業,但在當時,雅昌還是這一理念的首倡者。
盡管步步爭先,但雅昌所走的道路也還是印刷企業的傳統路子:只要是印東西,什么活兒都接,同行之間的競爭大多還是資金、速度和規模的比拼。領先于同行的經營理念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口碑和更多的生意,但是傳統印刷業務的利潤始終微薄,并不能為雅昌帶來顯著的利潤增長。萬捷很快就發現,要打造雅昌的競爭優勢,還需另辟蹊徑,聚焦于某一細分市場可能會是一條出路,門檻不高的低端包裝等普通印刷業務競爭只會日趨激烈。
萬捷還在北京印刷學院讀書時,由于學院是從中央工藝美院分離出來的,很多課程都由來自中央工藝美院的老師講授,他也受到了不少藝術趣旨方面的熏陶。一次偶然的機會,雅昌承印了南京一個藝術品拍賣會的目錄,萬捷于是想到,比起普通的包裝印刷,藝術品印刷對質量的要求更高,而當時中國的藝術產業幾乎沒有成型的商業運作,專門從事藝術品印刷的企業鳳毛麟角,因此,萬捷為雅昌選擇了聚焦于一個細分領域:藝術品印刷。
雅昌將目標客戶群確立為藝術家、文博機構、出版機構和拍賣機構等,專注于為畫家印刷畫冊、為拍賣行印刷拍賣圖錄,以及為博物館印刷紀念資料等等。由于業務聚焦,加上近些年來經濟繁榮造成的藝術品“牛市”,雅昌創造了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利潤來源,獲得了萬捷希望打造的細分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