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關于建立服務能源企業科學發展協調工作機制的通知”,通知中第三部分第4條明確提及,由國家能源局核電司牽頭成立服務核電企業科學發展協調工作小組并負責建立相關工作機制。
上述機制亦是新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份成立,對核電企業的一個重要安排。一些分析認為,在經歷了2011年的低谷后,核電在能源消費、環保清潔的需求推動下,已經走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門檻上,幾千億的投資規模在未來5~7年內將趨于落實。
核電機遇
打開市場想象空間
隨著福島核事故之后全面反思核電安全發展的重要性,國內對于核安全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核電發展進入真正的安全健康階段。而2012 年成立核電司,今年4月份國家能源局啟動18項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將核電發展重大舉措研究列入了國內能源發展戰略。這些均意味著,核電作為清潔、高效能源,在未來能源發展中必將迎來新機遇。
在核安全能力得到有效充實的基礎上,考慮到核電具有高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輸出功率穩定、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比例低(≤15%)而發電成本穩定、可以建立在負荷中心附近節省大量配套輸電工程建設等優點,核電具有相比其它能源不可替代的顯著優勢,大規模發展核電是必然趨勢。
有研究報告預計核電新項目審批有望下半年啟動,并且中長期(2020 年)發展目標有望從規劃中的5800萬千瓦上調至7000萬千瓦以上,未來中國將繼續積極穩妥地發展核電。同時,未來對新建核電站將要求采用更先進的第三代技術。
目前,已有山東海陽和浙江三門兩座第三代AP1000 型核電站和廣東臺山EPR型核電站在建,券商研究報告顯示,預計AP1000采用簡化的思路運用非能動理念設計安全系統、數字化儀控系統、并采用模塊化制造,技術革新性強,有望成為核電中期發展的主流技術,安全性能均較第二代提升100倍以上(堆芯熔毀事故概率下降100倍)。
關鍵設備制造
國產化進程提速
而由于核電在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核工業體系中各環節都采用嚴格的資質管理,一般只有少數大型國企持有牌照,核電行業總體壟斷性強。設備制造是市場化相對較強的細分領域,但由于技術門檻高,在核安全等級為一級的主設備領域,市場主要由國內三大發電設備巨頭(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動力)和中國一重分得。
其中,上海電氣是國內最大、能力最強、產業配套最完整、核電主設備業績最多的企業,是國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及核島主設備的最大供應商,并擁有包括二代加、三代AP1000、ERP、CAP1400、高溫氣冷堆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制造能力和經驗。據悉,上海電氣重工集團已在成功開發二代、二代半核電鍛件的基礎上又開發出CAP1400核電蒸發器筒體部分鍛件、主泵電機殼鍛件,并計劃2013年開發CAP1400核電蒸發器、堆內構件、穩壓器、主泵關鍵大鍛件。
而CAP1400是壓水堆重大專項示范工程的代號,也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子項。擁有此技術優勢的企業必將在未來的市場上具有先發優勢。
最新消息顯示,5月28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壓水堆重大專項2013年度管理工作座談會。會議由國家核電副總經理魏鎖主持,中國一重、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57家重大專項課題參研單位代表參加。
參會的上海電氣方面也對未來核電業務市場持樂觀態度,公司表示核電核島設備市場占有率力爭于“十二五”末達50%,核電常規島設備提高盈利能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力爭國內40%的市場份額。從長遠的規劃看,要在國家核電“走出去”的戰略中取得顯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