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隨著最后一家煉廠普通柴油按新標準出廠,中國石化生產的柴油全部達到國III標準要求,提前一個月完成升級任務,明年可全面供應國IV車用汽油。
按照國家新標準要求,2013年7月1日起,普通柴油將執行硫含量不大于0.035%的指標。作為中國最大油品供應商,中國石化緊跟世界燃油清潔化發展步伐,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加快柴油質量升級項目建設與投產進度,開發應用了一大批新工藝、新技術。自2013年3月底開始,出廠產品逐步達到新標準要求。
據測算,與舊標準相比,中國石化供應的新標準普通柴油可使全國用油機具尾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減少6萬噸以上。
2012年11月,中國石化發布了中國工業企業首份《環境保護白皮書》,鄭重承諾2014年和2015年起分別供應符合國I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石化持續加大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已在10家企業建成投產10套Szorb裝置,另有7套Szorb裝置年底前即將陸續建成投產,再加上對另外相關企業的汽油加氫等裝置進行技術改造等,明年中國石化可全面供應國IV車用汽油。
目前,中國石化供應上海、廣州以及江蘇、浙江、廣東的十多個地市的汽油質量已經達到了國IV標準,與美國汽油質量標準相當,如金陵石化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國IV汽油生產基地。供應北京的京標五油品質量標準與歐V相當,屬世界最高質量范疇。
過去十年,中國石化在煉油板塊累計投入了2000多億元,用10多年走完了西方國家二、三十年的油品質量升級路,在全國范圍內十年連跨了三大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汽油質量升級則邁出了五大步。
中國石化《年報》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中國石化在煉油板塊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別為200億元、258億元、321億元,預計2013年還將繼續增加至3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