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5月28日,在深圳啟動的第四屆中國智能交通運輸大會上,智能交通系統及其行業投資機會成為市場聚焦的話題。展會期間,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商美國邦納攜測量光幕、EZ-Light指示等多款產品亮相中國。與此同時,國內ICT(信息和通信技術)廠商領軍企業華為在智能交通系統方面提出了“云管道”的整體戰略,旨在通過提供終端、平臺及軟件的解決方案打造智能交通全產業鏈。
所謂智能交通,即在現有相對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地集成,并應用于地面運輸系統,從而建立起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運輸系統。據預測,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后,可有效提高交通運輸效益,使交通擁擠降低20%,延誤損失減少10-25%,車禍降低50-80%,油料消耗減少30%,廢氣排放也將顯著減少,這也使智能交通被城市規劃設計者們視為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從去年開始,天津、南京、常州等地智慧城市規劃陸續出爐,智慧交通系統及數字城市等項目作為重點推進領域。北京市確立未來五年交通信息化發展目標,擬投資56億元提升智能交通系統。而據深圳市智能交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深圳將投入16億資金,用以發展智能交通體系(ITS),包括2億的科研經費,以及14億的建設資金投入。此外,蘭州、呼和浩特、嘉興等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項目也正火熱展開。
伴隨智慧城市的興起,智能交通行業已經成為是目前細分領域中最具前景、政策傾斜最多的行業,“科技+交通”概念為主的智能交通行業,未來將有望吸引巨量資金進入。據“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研究報告”統計,2008至2012年間,城市智能交通復合增長率達到20.2%。隨著國家“十二五”交通規劃的出臺,預計2013年智能交通總體市場規模將增至459.5億元。而受益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道路交通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多項政策,預計未來10年國內智能交通的資金投入將達到1820億元。
面對龐大的市場蛋糕,智能交通領域已經成為諸多ICT廠商蜂擁進入的新藍海。業內分析指出,由于智慧城市建設對ICT技術的依賴較深,以云端運算為基礎的應急指揮系統、無線感測技術、自動化設備聯網功能等服務應用可以借助原有交通網絡迅速組建起來,形成具備智能技術的大交通運輸體系。由于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涉及感知、網絡、數據平臺、應用等不同的技術層面,相應智能交通領域的每一層技術網絡,也會依附大量技術型公司及相關細分產業。
以系統設備商為例,除上述華為提供的一體化智能交通整體方案之外,大唐移動也在智能交通平臺領域加速布局,提供了包括出租車綜合管理與服務系統、智能公交監控調度系統、BRT運營調度系統、交通運輸行業監管平臺、動態導航系統(FM、GPRS/3G、CMMB)等多項應用在內的智能交通服務,目前為止,大唐移動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陸續在廣東、浙江、貴州等地開展。
除此之外,智能交通相關產業鏈條細分眾多,自上而下分別為算法/芯片、集成電路/數據提供商、軟件/硬件產品提供商、咨詢服務/系統集成商、運營服務商和終端客戶。據中信建投研究報告分析,由于TD-LTE技術的推廣將助力于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擁有4G板塊的中興通訊有望獲得牌照分發并顯著受益,這也意味著中興將通過4G技術發展,從而有效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基于物聯網的綜合交通運輸業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和基于智能交通云的信息服務。
在市場投資人士眼中,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與基礎交通設施建設持續增長,以及信息化投入形成的網絡運行基礎環境,將保證智能交通行業空間迅速推進,并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目前不少上市企業募集資金投入智慧城市相關產業項目,而擁有多家智慧城市概念企業也順利登陸創業板及新三板市場,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平臺加快對智能交通板塊投入。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目前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尚存在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產業鏈整合、技術標準化、市場培育等問題,我國智能交通發展仍需經歷一個漫長的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