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承擔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控制系統的研制。“蛟龍”號的控制系統整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精確的懸停定位功能在國外載人潛水器上還未實現。這種控制系統采用先進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克服潛水器本體、海洋環境、傳感器等不確定性干擾,可同時進行自動定向、定深、定高和定速控制,從而實現潛水器長距離全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功能。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海洋局對中國載人深潛英雄、英雄集體進行了表彰。被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的7名“蛟龍號”潛航員中,有3人來自中科院,分別是中科院聲學所副研究員楊波、張東升和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員劉開周。
這三位潛航員不僅參與了不同深度下潛作業,更是“蛟龍號”聲學和控制系統的研制者之一。他們介紹,由中科院相關研究所攻克的聲學系統和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為“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礎。
聲學系統相當于“蛟龍”號的嘴巴、耳朵和眼睛,為“蛟龍”號提供了通信、地形地貌探測、障礙物探測、測速和定位等功能。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研制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與國際同類潛水器聲學系統相比,功能更完備,綜合性能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