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0年前,一位有經驗的英國航空公司的機師曾經公開抱怨過,英航不應在民航系統中禁止手動推力操作控制系統,他認為,禁止該系統會使飛行員在手動操作飛機的情況下出現失誤。不過近期發生的兩起嚴重交通事故表明,人類操作是可以導致重大失誤的。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9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讓機器人完成他們的使命”,文章作者為赫麗文.杰根斯,其主要內容如下:
引文中談到的機師就是英航的麥克拉姆.斯科特機長,他曾在一份飛行雜志中這樣寫道:“禁止手動推力操作系統會導致飛行員出現手動操作失誤……公眾很可能會完全接受全自動駕駛的飛機,只要這些飛機被證明比手動駕駛的飛機安全系數高,但全自動化飛機是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相信時間會證明這點”。
上周六,韓亞航空一架民航客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時發生事故,結果導致兩名乘客在事故中喪生。當時韓亞航空的機組人員被告知機場下降滑道系統暫時不能使用,但其它輔助滑道系統可以被使用。根據現在所有證據顯示,客機事故很可能是由于韓亞機組人員在著落時加速過快且著陸點偏離造成的。
在另外一起事故中,一列魁北克火車因偏離軌道發生嚴重事故,導致多人喪生。在事發當晚,這列火車本來是停在火車跑道上的,但因為燃料泄漏,火車在晚上突然著火,當消防員試圖將火撲滅時,很可能列車員不慎解除了火車剎車系統,結果這輛裝滿了原油的火車沖向當地一座小鎮,這座小鎮因事故當晚全部被毀。和客機相似,這列火車也是半自動化的。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何列車員無法通過“按下幾個按鈕”使列車平穩停止下來?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問一個問題:為何現代列車需要一個操作員?似乎在一列高科技自動化列車上安置一名沒經驗的操作員是很不妥當的,這意味著是否我們應該將所有人類操作員從自動化操作平臺上去除?
其實斯科特機長的言論并不是去論證是否人類操作好于計算機操作,他擔心的是人類操作再向計算機操作的過渡階段很可能會有很多危險因素相伴隨,而這些危險因素往往被人類所忽略。現在谷歌制造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北美三個州內被允許擁有駕照,如果計算機可以投票的話,他們一定會投票將人類趕出駕駛位,因為在機器的眼中,人類操作才是導致危險發生的禍根。
也許你會認為,航空或者是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監管部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所導致的,但其中有一點或許是你未曾想到的:現在重大交通事故所涉及的罪案率正在上升,這意味著,人類因素會使很多問題變得復雜許多。在日本,三名三菱公司高管曾因一輛卡車機械故障而被控有罪,因為這輛卡車導致一名女性在事故中喪生。在意大利,2001年時兩輛飛機曾在跑道上發生碰撞,結果導致118人喪生,這使得四名米蘭機場管理人員被判入獄。當時他們關閉了機場地面雷達監控系統,因為當時機場沒有足夠資金支持該系統繼續運作(盡管該系統可以在人為監控下繼續被操作)。
上述交通罪案似乎很好的說明,各大公司應該加快速度實現完全自動化,這樣就可以有理由解除員工們擅自操作機械系統的權利了。10年前,波音公司曾經預測,由于空中航班量增加,很可能每周都會有一次航空事故發生。幸好由于全自動駕駛的緣故,波音公司的預測沒有成為現實。波音公司還曾預測,很可能有五分之四的航空事故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根據今天的數據,該比例應該比波音當時的預測高很多,因為現在航空事故發生的頻率是非常低的。
綜上所述,國會議員和監管者最好趕快擬定草案,允許計算機,或機器人操作的全自動控制系統,這包括控制空中和地面的系統(飛機和汽車)。在該草案未被生效以前,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未來重大交通事故很可能還是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那些不具備“完善技能”的人類操作員仍然工作在那些沒有被全自動化的操作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