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船舶報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造船企業要在質量、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下苦功、渡難關,必須借助信息化造船技術和先進的工藝裝備。日前,由數字化造船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學術委員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造船與綠色造船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與會專家指出,造船行業的新一輪復蘇將以新技術的應用和新船型的開發為前提,各船企應利用船舶行業調整的機遇,抓緊做好下一代造船技術儲備,加快轉型升級,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加速信息化造船與綠色造船已迫在眉睫。
會上,與會代表對數字造船和綠色造船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識,一致認為,這是高效、環保的造船方法,是造船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今數字信息技術和裝備與現代造船工藝流程相結合的先進設計制造技術,更是支撐中國造船業由大到強的關鍵因素。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方書甲表示,中國要保持造船能力的強大,必須加快數字造船和綠色造船的進程,在新產品開發、新工藝流程研究、造船材料選型、產品技術施工設計、各環節的管理、工序流程計劃銜接、過程余量控制、分段舾裝完整率、船塢和碼頭周期控制、配套設備本土化供應率、鋼材管件預置率、廢料廢氣廢水的處理與排放等各方面都要科學全面地推進。
方書甲認為,中國造船界當前必須根據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西方國家近期實施“再工業化”的影響,從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這三大主流船型中突圍出來,要把液化天然氣(LNG)船系列、海洋油氣平臺系列、遠洋大型漁船系列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三大”主力船型來攻關,因為這些產品的技術附加值高、造價也高,“雖然關難攻,但有利可圖”,是造船界產品結構轉型的重點方向。
針對“新三大”主力船型具有的技術設計復雜、工藝流程新穎、建造難度較高等特點,方書甲指出,大家應積極開展數字造船和綠色造船,用數字技術和環保技術支持這些新產品的發展;分析總結已經獲得的技術突破,研究探討我國造船界在“新三大”主力船型設計建造中的不足,提前做好技術儲備,全面提升船舶工業研發、設計、制造、服務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數字化造船能力,推進企業現代造船模式和造船信息集成系統建設。
長期以來,中國造船設備配套產業的發展速度始終落后于總裝產業,尤其是技術附加值較高的設備更是嚴重依賴進口,而隨著歐美“再工業化”和“工業智能化”的推進,我國船配產業或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由此,方書甲表示,業界應積極應對這一挑戰,推動“數字化”與“機械化”的深入結合,加快“數字化車間”建設,擴大板材、管系、半成品件加工的自動化程度,加速船舶配套設備的數字化設計和制造流程的改造,促進船舶總裝企業與船舶配套制造商的協調配合,使“精細化造船”的前進步伐邁得更大更穩,以充分的技術準備和過硬的造船實力迎接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