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至今日,我國的風電行業依然在寒冬中跋涉,而上游的風機設備制造商們,也依舊在種種變革中對抗陣陣寒意。對于曾經歷了高速發展和擴張的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說,要御寒過冬,就必須要在成本控制、管理創新上做文章。
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了5年高速發展的我國風電行業進入了調整期,國內的風電制造企業普遍陷入了產能過剩、利潤大幅下滑的境地,而風電上網受限、大規模棄風,更使得該產業雪上加霜,作為新增裝機容量曾躍居世界第三的華銳風電,其感受可謂最為“切膚”。
面對行業蕭條帶來的困境,經歷過高層換帥的華銳風電,結束了由尉文淵任代理總裁的時期,跨入了由原副總裁劉征奇掌舵的新階段。
在新總裁劉征奇看來,在風電行業的調整期,要走出困境贏得發展,就應在保持市場占有率、提升產品競爭力、多元化經營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華銳風電的運行質量,加強企業管理及管理創新,即向管理要競爭力。
他表示,當前風電產業發展已從過分注重速度規模向強調質量效益轉變,企業要走出寒冬必須在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而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效率則是必由之路。
為強化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該公司從管理層入手進一步對科研體系進行了前瞻性規劃,完善了集團公司與區域子公司兩級科研體系,并建立了產品技術經理負責制,共享平臺資源,形成了以產品為導向的技術研發體系。
據該公司高級副總裁陶剛介紹,為了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華銳風電將調整經營模式,實行集團公司和區域子公司兩級扁平化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
此外,該公司將客戶服務處納入到市場營銷部統一管理,成立了客戶服務督導處。同時,還組建了現場工作質量督導小組、現場工作應急處置小組,以及工程服務公司等,為開拓新的服務市場,推廣工程服務業務,如風電設備代維、施工承包等創造了條件。
“順利度過寒冬迎來回暖是當前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陶剛表示,在銷售與盈利的巨大壓力下,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壓縮成本,同時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才是生存之道。 (李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