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英國發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這不僅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更引領了一次社會變革,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也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令英國,甚至整個歐洲都引以為豪,但是,蒸汽機的使用與大量機器的運轉也使英國這個世界工廠飽受環境污染的困擾,其首都倫敦在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的同時,產生大量煙霧,也由此得名“霧都”。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來臨,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也讓人類片面地將自然當作征服對象,這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對人類生存產生了直接威脅。
由美國發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影響至今,它是人類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但當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被推倒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時,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和能源過度消耗以及核災難的威脅,這些問題的惡性發展使人類的處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困擾,環境問題開始受到全球的關注。
2012年,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引來全球工業界的大探討。該書中設想了這樣的未來:數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互聯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將結合起來,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創造強大的新基礎設施。人類即將步入一個“后碳”時代。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未來的希望。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從“霧都”到“環北京霧霾圈”,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工業發展中必談的話題。盡管中國的工業產業比起幾個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但過去幾年的超快速發展也沒有令中國擺脫先破壞后治理的厄運。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強調: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解決節能環保問題,是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推動重點領域節能增效;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治理突出環境問題;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提高資源產出率;創新發展模式,壯大節能環保服務業。最終要實現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有力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對于產品方面,《意見》中也表明要達到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的目標。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努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促進我國節能環保關鍵材料以及重要設備和產品在工業、農業、服務業、居民生活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實現節能環保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此次《意見》的提出為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大力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釋放市場潛在需求的同時,自動化是必不可少的技術力量。以變頻器和高效電機為首的自動化產品,無疑將會得到更多重視,并投入到更多地生產環節中。自動化行業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或許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服務,幫助中國企業做好設備的節能與升級,真正實現企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