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國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這些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共計1.823GW,其中2013年開建749MW,剩余項目在2015年完成。這一名單的公布讓光伏行業歡欣鼓舞,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宣告了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正式啟動。
這18個示范區分別為: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海淀園、北京順義開發區、上海松江工業園區、天津武清開發區、河北高碑店開發區、河北保定英利新技術開發區、江蘇無錫高新區、江蘇南通高新區、浙江紹興濱灘產業集聚區、浙江杭州桐廬經濟開發區、安徽合肥高新區、江西新余高新區、山東泰安高新區、山東淄博高新區、廣東佛山三水工業園、廣東從化明珠工業園、深圳前海深港現代化服務業合作區和寧波杭州灣新區。這18個示范區中,自發自用比例高達70~100%。
目前,國家給予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的上網補貼為0.42元/度,外加各地方的脫硫補貼電價。在國家補貼之外,相關地區已在醞釀或已出爐分布式光伏電站補貼方案,比如,合肥和江蘇的補貼是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再另外補貼0.25元/度。相對較高的自發自用比例,加上明確的補貼政策,這使得項目的投資回報非常可觀。
以“河北保定英利開發區分布式光伏應用項目”為例,日照為1300小時/年~1600小時/年,無加固的屋頂項目總成本為7元/瓦,這一項目發電全部自用,綜合當地電價及補貼政策,項目每年的電費收益可達1.6元/瓦~1.7元/瓦,理論上,4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
在高回報的誘惑下,很多企業躍躍欲試,但融資難題如何解決?以北京中關村海淀園為例,項目單體規模為178MW,2013年開建規模為88MW,按照7元/瓦的成本計算,88MW需要投資6.16億元。融資難不僅困擾著示范區,也阻礙著各類分布式項目的發展。有報道稱,國家能源局和國家開發銀行擬聯合發文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預計這一政策將于9月上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