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機電商報 作者:謝桂珍
摘要: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的機器人產量從2011年的不足2000臺增長到2012年的3200臺,產量同比增長68%;產值從2011年的不足 6億元增長到2012年超過10億元,產值增長速度超過67%。
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智能制造的標尺,正成為“中國制造”的核心和推進我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的源動力。伴隨著國家將振興高端裝備制造業列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并予以培育和發展,機器人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迎來戰略性發展契機,我國機器人產業或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近年來,亞洲機器人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需求量成倍增長,是機器人產業發展最強勁的動力。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機器人產業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標志,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作為國家戰略,并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技術和市場,發達國家的機器人產業已經處于平穩增長的階段。”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出席7月1日與中國(上海)國際機器人展(CIROS)同期舉辦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RIA)CEO圓桌會議-中國場”上高度肯定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
發展勢如破竹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工作組組長趙新敏在該圓桌會議上發布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的機器人產量從2011年的不足2000臺增長到2012年的3200臺,產量同比增長68%;產值從2011年的不足 6億元增長到2012年超過10億元,產值增長速度超過67%。
她強調,從我國機器人的行業應用來看,占比最高的是裝備制造業中的汽車行業,占比超過50%;其次,是電力電子和元氣件行業,占比超過20%。
我國于1972年開始研制工業機器人,2006年將智能服務機器人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并于2012年發布了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和智能裝備制造“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這些年的探索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表明了中國政府以及企業界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視和努力。
王瑞祥同時指出,“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需要世界各國緊密合作,從技術研發、生產工藝、市場營銷、售后服務、人才培育以及企業管理等各個環節,加強溝通和資源共享,中國和世界共同攜手來發展機器人產業。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人口眾多的中國一定會成為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市場,也應該和必然會成為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基地。”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我國的智能裝備產業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發展速度慢、核心技術薄弱、產品市場份額與經濟附加值低等方面。
在當前國際經濟結構進入深度調整,科學技術醞釀革命性突破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經濟正在按照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整體部署,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兩化”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來促進我國的工業由“大”變“強”。顯然,作為智能制造重要標志的機器人產業,將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在我國機械工業全力化解金融危機影響,繼續保持行業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目標之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將邁出新的步伐。
持續高增長
“盡管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有所放緩,但機器人銷量仍然繼2011年之后創出歷史第二高。”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主席 原•伸介(Shinsuke Sakakibara)博士在該會議上表示,在過去的5年里,國際機器人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行業年均銷售增長率高達9%。由于世界各國的工業自動化進程都在加速,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2013年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將依然維持在高水平。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工業機器人供應商集團主席安德烈亞斯•保爾(Andreas Bauer)博士同時發布了全球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總銷售量超過159000臺,僅比2011年的歷史最高銷量略微下降4%。在工業機器人經歷了連續3年的巨額投資后,汽車工業的機器人需求量增長將有所放緩,但是一般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將繼續上升。
數據分析顯示,2012年,電子工業機器人的購買量降低是導致2012年全球機器人總銷量略微下降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球汽車工業的機器人購買量繼續上升,增長率達6%。化學和橡膠工業、塑料工業以及食品工業的機器人訂購量都有所增長,而金屬加工工業和機床工業的訂購量則略有減少。
2012年,全球機器人總銷量的70%集中在5個國家,即日本、中國、美國、韓國和德國。從總銷量來看,2012年日本的機器人銷量繼續小幅上升,達到28700臺,總銷量依然遠低于2005年創出的歷史最高水平44000臺。日本的電子工業大幅削減了機器人投資,但汽車工業的機器人銷量則繼續大幅上升31%。
2012年,中國已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盡管中國的機器人銷量在2012年僅有小幅上升,達到23000臺,但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2005-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以年均25%的速度高速增長。
在美國,由于工業自動化進程的加速,2012年機器人的銷量增長至22400臺,創出了歷史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汽車工業的機器人投資力度正在加大。韓國在經歷了2010年和2011年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機器人投資的強勁增長后,2012年韓國機器人的銷量下降了24%,降至19400臺。
自2010年起,汽車工業一直是推動德國機器人銷量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但在2012年德國汽車工業大幅削減了對工業機器人的投資,而德國一般工業的機器人銷量則較2011年有所上升。2012年銷往德國的工業機器人達17500臺,為歷史第二高,僅比2011年創下的歷史最高銷量少10%。
此外,泰國正在成為日益重要的機器人市場。2012年,泰國機器人的銷量創出歷史新高,達到4000臺,較2011年增長17%。在經歷了2011年的強勁投資增長后,中東歐國家機器人的銷量在2012年有所下降。巴西市場繼續增長,而印度市場則陷入停滯。
伴隨機器人性能的不斷增強,在一般工業中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潛力將顯著增長,其中人與機器人的協作、用戶友好型和更易于集成的機器人尤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安德烈亞斯•保爾博士強調,“機器人首先是人機互動和整合,現在很多機器人不僅是機器人和機器人相互搭配工作,而是機器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協作,因此,機器人實際上是創造工作機會。研究表明,目前使用100萬臺機器人能夠創造出1000萬個就業機會,這點非常重要。”
“南京制造”智能化提速 機器人產業將成重要突破口
2013年04月18日 09:01,來源:龍虎網
今年一季度我市經濟穩中有進,六大類11個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實現快速增長。不論是生物醫藥、智能電網、軟件這些“傳統強項”,還是衛星應用、智能裝備制造這些“后起之秀”,新興產業發展延續著近兩年來強勁上升的態勢。今起,本報推出“關注南京結構調整、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系列報道,及時傳遞產業最新動態以及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情況。
南京是傳統的裝備工業大市,在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代表著“南京制造”的裝備制造業正加速智能化的步伐。記者昨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一季度,占據全市工業板塊小半幅江山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喜人。其中,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今年首次列入全市六大類11個方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統計,其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智能制造裝備是指具備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大家熟知的工業機器人就屬智能裝備范疇。這一產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地區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市經信委工業裝備處處長陶波介紹,去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總量在國內排名第一,實現銷售收入4.95萬億元,占全省工業板塊的42%。而南京裝備制造業在全省排名第三,去年實現銷售收入5200億元,占全市工業板塊的45%。其中,我市智能裝備產業銷售收入達380億元,占整個裝備制造業的7.3%。而今年一季度,南京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已超113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發展增速達29.4%,高于一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25%的平均增速。
據介紹,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目前主要分布在: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智能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及智能專用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以及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這五大重點領域。各領域都有部分代表企業,但真正的龍頭企業還是“鳳毛麟角”。市經信委對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15家重點企業抽樣結果顯示,這些重點企業的銷售收入總和僅占全行業的30%左右,尚未形成明顯的競爭優勢。
相關人士分析,南京高校與科研院眾多,具備智能裝備研發能力的大學有13所,將形成一批可從事相關產業的領軍人才和后備人才隊伍。此外,我市軟件產業發達,信息化基礎也較強,這些都為“南京制造”的智能化營造了良好的基礎優勢。
另據了解,目前我市智能裝備生產企業已有200多家,其中有近一半是從事工業機器人及其關鍵功能件生產的企業。“在此背景下,加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一大突破口。”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機器人公共技術平臺年內落戶麒麟
黃色機器人的手臂上下翻飛,焊接過程中發出陣陣電弧光和火花,機器人的四周,自動運輸車沿著固定線路來回穿梭,幫助焊接機器人運輸各種生產工料……這是我市一家制造企業現代化焊接生產線上的一幕。在勞動力成本攀升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已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核心裝備之一。
當前,全世界的工業自動化實現率為55點,即每萬名工人中,55個人擁有機器人。而我國現為21點,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135—339點相比,差距還很大。201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近1.5萬臺,2011年達2.26萬臺,同比增長50.7%。最新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近2.7萬臺,同比增長19.2%。預計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國。
而目前,南京乃至國內真正有規模、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還很少。工業機器人主要是由本體、控制系統、電機、減速器四大部分組成。國內大多數工業機器人研制企業除本體能夠自己制造外,其他3個關鍵部分目前還主要依賴外購,進口比重高達80%。
那么,南京該如何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特色產業?
據了解,我市目前擁有研制機器人及其關鍵部件的企業有102家。全市13所高校設有機電專業,其中6所具備機器人的研制團隊,在機器人控制系統、伺服系統、視覺系統、本體研制、檢測試驗等具備基礎優勢。市經信委工業裝備處相關人士透露,今年內,我市將在麒麟科創園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公共技術平臺,重點培育智能機器人的關鍵系統開發,如控制系統、伺服系統、視覺系統等,占領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高端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