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高溫持續來襲,特別是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了62年來的最強酷暑。面對炙熱難耐的天氣,空調成了今夏寵兒,消費者的享受需求掀起了一波空調市場的銷售浪潮。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空調銷售額大幅攀升,其中尤以節能著稱的變頻空調占據了零售市場的半壁江山,并逐漸成為主流產品。很多消費者在購買變頻空調時都會詢問產品的能效等級,并通常會選擇等級較高的產品??梢?,舒適之余,產品的節電節能成為了普通消費者的最大訴求,隨著節能產品占比的不斷提高,空調走上了綠色的發展道路。能效等級究竟如何區分,背后的考核標準及對消費者的參考意義是什么?來自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 SÜD”)專家就此提出了專業見解。
目前階段中國實施的變頻空調能效是5級能效制度。5級能效比最低,耗電最高;1級能效比最高,最節能。TÜV SÜD 專家指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1匹1級能效空調意味著在每天長時間使用的狀況下,比同樣能力的2級空調每月可節省大約57度電。目前市場上在售的變頻空調幾乎全部是1、2級能效,3級能效已經鮮少見到。據悉,從2013年10月1日起中國將正式實施變頻空調能效新標準 ,將現行的5個等級減少為3個, 4、5級高能耗空調將逐漸退出市場。此外,由于變頻空調5級節能水平是參照同規格定速空調的2級節能型能效水平來確定的,變頻空調原本就更加節能,因此,新標準的實施將促使整個空調市場提前進入“變頻時代”。
中國使用的變頻空調能效指標是基于季節能源效率,即整個制冷、制熱期間,空調器在特定地區的總制冷量、制熱量與總耗電量之比。2011年,歐洲也頒布了空調的季節能效指標要求,并于2013年初強制執行,季節能源效率也作為空調效率標準在日本和美國實施。TÜV SÜD專家解釋說:“由于季節能效充分考慮了使用地區的氣候條件,建筑情況等等對空調使用時間的影響,比起早前單一測試工況的能效評估能夠更真實的反映空調的節能能力。”
TÜV SÜD專家針對季節能效標準分享了國內空調領先企業美的集團的精彩案例。2011年,以季節能效為指標的能效標簽在歐洲剛頒布之初,因為所有標準、測試方法、條件設置、計算工具以及判定對市場來說都極為陌生,相關制造商對于如何操作實施一度感到困惑。來自德國的TÜV SÜD在標準實施與產品測試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TÜV SÜD同年開始與美的空調展開戰略合作,一起進行季節能效的研發工作。經過1年多的方法探討與產品改進,最終形成了成熟的研發方案,通過與歐洲幾個主要的制冷實驗室的結果比對,驗證了該方案的可靠性。美的空調也因為較早開始符合歐洲新的季節能效的產品研發,順利的在2012年推出了多系列的新產品,占得了市場先機。據海關數據統計,目前出口西歐市場的中國空調制造商中,美的空調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
根據將于今年10月實施的我國新的變頻空調能效等級要求標準,在季節能效的基礎引入了AFP考核指標,該指標兼顧了空調的制冷能力與制熱因素,在能效等級、限定值、評價指標等方面都做出了改變,因此對空調整體產品的節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準入門檻。面對新的能效標準,TÜV SÜD將繼續引進德國先進技術和專業知識,積極展開與國內空調制造商的合作,協助本地空調企業清晰了解市場最新標準指令,為其研發高效節能產品提供進一步技術支持,從而助力中國空調市場走上“變頻時代”的綠色道路。
關于TÜV南德意志集團
TÜV南德意志集團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于1866年創立于德國的曼海姆,憑借世界級的服務及領先的德國技術享譽全球。服務范圍覆蓋測試、認證、檢驗、資訊及專家指導等多個領域。TÜV南德意志集大中華集團總部設于上海,約40個分支貫穿整個大中華區,TÜV南德意志集團是國際貿易合作的重要支持橋梁。迄今為止,已在中國為20000多家機構提供過服務,著力為客戶提供技術、體系及實際運作中的優化服務,是值得信賴的一流的合作伙伴。